内存条曾经是主内存的扩展,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取消了主内存,所以电脑完全依赖于内存条。对于32位操作系统,cpu最大读取2的32次方内存空间(最大寻址空间),即4GB内存(实际3.25GB),对于64位操作系统,最大寻址空间位192GB。
1G=1024M=10241024K=10241024*1024bit
一、内存的工作机制
当程序运行时,先把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当cpu运行该程序时,再从内存中一一读出,简单的说内存是电脑的一个缓冲区。
然而,当缓冲的程序数据所需的内存空间大于内存条的总量时,系统就会自动分配磁盘上的空间充当内存条空间,因为磁盘的读取速度远远低于内存条的读取速度和cpu的运行速度,故出现电脑运行很慢的情况。(其中,总的内存空间称为虚拟内存,内存条的容量称为物理内存)
值得注意的是:内存条是RAM,只能临时存放数据,无记忆功能。而磁盘是ROM故可长期保存数据。
二、计算机运行速度影响因素
cpu+内存+显卡+磁盘
电脑中只有两个是真正的运算硬件,一个是CPU,另外一个就是显卡。 如果把所有的运算都交给CPU,那么CPU标示压力很大,尤其是巨大的图形运算,如果有一块显卡的话,CPU就可以把图形命令交给显卡,自己用更多的资源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而专业处理图形命令的显卡就显得物尽其才了。
而内存和磁盘主要是存储数据,所以读取和存放数据的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