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位于内存的文件系统tmpfs和ramfs

由于 ramfs 和 tmpfs 都在写入系统 RAM,因此一旦系统重新启动或崩溃,它就会被删除。因此,您应该编写一个进程,以定期从 ramfs/tmpfs 中提取数据到磁盘。您还可以编写一个进程,在系统关闭时将 ramfs/tmpfs 中的数据写入磁盘。但是,这在系统崩溃时对您没有帮助。如果您希望您的进程写入速度更快,那么选择 tmpfs 是更好的选择,并且可以预防系统崩溃。主要是 ramfs 和 tmpfs 做同样的事情,只有很少的细微差别。

2025-01-24 14:01:59 316

原创 udev自动挂载

嵌入式Linux基于udev规则自动挂载U盘或sd卡-Aaron看世界-博客园

2025-01-17 18:20:57 86

原创 记一次内存踩踏事件

内存踩踏大多数时候是比较隐晦的,此次幸运的是凶手代码逻辑比较固定,受害数据的作用比较明显,故障现象十分突出,从而可以顺利定位。如果受害数据位置不固定的话,现象可能每次都不一样,定位问题难度会变得很大。因此,需要从源头解决,加强代码审核,加入动静态扫描,可以有效避免有数组越界-缓冲区溢出带来的内存踩踏事件。

2024-10-22 20:36:45 1160 1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