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组成:
(1)表:构成数据库的基本元素
(2)视图:对多个表的内容集合
(3)存储过程:将经常需要调用的内容
(4)触发器:数据的完整性
(5)用户角色:
**(6)其他
2、创建数据库的方式:**
(1)使用管理工具创建数据库:通过文件——新建
(2)使用SQL创建基本数据库:通过新建查询,分为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3.查看数据库状态:
(1)目录视图:直接右击
(2)使用函数查看:select databaseproperteyex
(3)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可查看所有的数据库的基本内容
4、修改数据库:2种
(1)对象资源管理器
(2)创建查询
5、分离和附加数据库:
如果将数据库分离的话就可以对数据文件进行复制、剪切、删除等操作了。一般想直接备份数据文件,就先分离数据库,之后把数据文件复制到别的地方,再把数据文件附加回去就可以了
6、收缩数据库:
没有想像中使用的控件大,
方法:右击—>任务—>收缩
7、数据库快照:
对当前数据库的备份(每天只能创建6到12个快照,但是足够)
优点:(1)维护数据
(2)效率快
限制:(1)创建了快照后,就不能进行分离和附加了
(2)源数据库必须在线
方法:create database 名称
on
(name=需要的数据逻辑的名
filename=’数据的路径’)
(name=需要的数据逻辑的名2
filename=’数据的路径2’)
as snapshot of 名称
8、从数据库快照恢复源数据库的操作:
restore database 系统
from 数据快照的名称
9、复制数据库:
方法:在资源管理器中的复制,然后跟着向导走
它一共有两种:
(1)分离和附加:速度慢,要求脱机
(2)使用SQL管理对象方法 :速度慢,可以保持联机
管理数据库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5-16 21:05:38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