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sprd-camera摄像头框架流程分析

摄像头的图像格式:RGB24,RGB565,RGB444,YUV4:2:2

  • RGB24 表示R、G、B ,3种基色都用8个二进制位表示,那么红色、绿色、蓝色各有256种,那么由这三种基色构成的颜色就是256X256X256=16,777,216种,约等于1677万。
  • UV 和我们熟知的 RGB 类似,是一种颜色编码格式。 YUV 包含三个分量,其中 Y 表示明亮度(Luminance 或 Luma),也就是灰度值。 而 U 和 V 则表示色度(Chrominance 或 Chroma),作用是描述图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色。 没有 UV 分量信息,一样可以显示完整的图像,只不过是黑白的灰度图像。 YUV的采样方式
    • 4:4:4表示完全取样(每一个Y对应一组UV分量)
    • 4:2:2表示2:1的水平取样,垂直完全采样(每两个Y共用一组UV分量)
    • 4:1:1表示4:1的水平取样,垂直完全采样(每四个Y共用一组UV分量)
    • 4:2:0表示2:1的水平取样,垂直2:1采样(每四个Y共用一组UV分量)

摄像头常用接口包括:USB、DVP、MIPI:

  • USB:我们常用的电脑摄像头接口是USB接口,这种摄像头比较常见,需要支持UVC协议
  • DVP:是并行口线,提供8-bit或10-bit并行传输数据线、HSYNC(Horizontal sync)行同步线、VSYNC(Vertical sync)帧同步线和PCLK(Pixel Clock)时钟同步线。分为输出总线、输入总线、电源总线。
  • MIPI:手机上的摄像头几乎是MIPI接口,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接口或协议,而是包含了一套协议和标准,以满足各种子系统独特的要求.又分为DSI和CSI协议:
    • DSI:屏幕所用的接口,主机处理器与显示模块之间的高速串行接口
    • CSI:摄像头所用的接口,主机处理器与摄像头模块之间的高速串行接口。CSI协议有两个版本协议,分别为CSI-2和CSI-3,CSI-2协议遵循的物理标准有两个,分别为C-PHY和D-PHY,D-PHY与C-PHY区别:主要是数据线和时钟线的区别,还有传输速率,C-PHY通过某些技术改良,使数据传输速度更快。CSI-3协议的物理标准对应M-PHY,且应用层协议栈还需要连接Uni-Pro层。CSI由CSI和CCI组成。
      • CCI:摄像头控制接口。(在MIPI中,充当着控制接口的作用,提供mipi接口sensor的控制传输通道),SOC的CCI组件通过I2C完成对Camera的配置,使其输出mipi信号
      • CSI:主机处理器与摄像头模块之间的高速串行接口(传输图像数据)。

什么是DPHY:

  • 为DSI(显示屏)和CSI-2(摄像头)提供物理层通路定义。关于DPHY层,我们并不需要关注太多,就像网卡的PHY层一样,我们只需要知道,通过CCI接口发送配置信息给Camera,通过CSI接口传输数据。

什么是MPHY:

  • 为DigRF、CSI-3、UFS、LLI、SSIC、M-PCIE提供物理层通路定义。

摄像头的基本原理:

  • 很多厂家往往把摄像头设计为一个摄像头模组(CCM),它包含镜头(lens)、传感器(sensor)、软板(FPC)、图像处理芯片(DSP)。景物先是通过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在投射到图像传感器(Sensor)表面上,在经过A/D转换把电信号转成数字图像信号,在送到图形处理器DSP传化成YUV或者RGB信号,经过IO口传给cpu,再送到屏幕显示。

调用流程:App->framework层->jni层->cameraservice->hal->kernel->sensor

camera打开(open)流程

  • Camera3Device::initialize(camera_module_t *module)   (framework层)  frameworks/av/services/camera/libcameraservice/device3/Camera3Device.cpp
  • module->common.methods-open(open=SprdCamera3Factory::camera_device_open)vendor/sprd/modules/libcamera/hal3_2v1/SprdCamera3Factory.cpp (HAL层)
  • SprdCamera3Factory::camera_device_open(con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展锐平台W517的安卓驱动相关内容。首先,用户之前询问过摄像头移植的问题,现在转向了W517的安卓驱动,可能是在进行相关开发时遇到了驱动方面的问题,或者需要整体了解如何配置和开发。 首先,我需要确认W517的具体情况。展锐的W517可能是一款针对物联网或低功耗设备的芯片平台,常用于智能设备如儿童手表、智能家居等。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如何在该平台上开发或移植安卓驱动,可能涉及内核、HAL层以及外设驱动的适配。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展锐平台的驱动开发一般流程。通常包括内核配置、设备树调整、HAL层适配、外设驱动开发等。考虑到用户之前的问题,可能对摄像头驱动有经验,但现在转向更整体的安卓驱动,可能需要涵盖更多外设,比如显示、触摸、传感器等。 用户的需求可能是多方面的:了解W517安卓驱动的架构、开发步骤、调试方法,或者解决具体问题。由于用户没有具体说明,我需要覆盖基础介绍、开发流程、关键模块、调试工具以及常见问题。同时,考虑到用户可能有实际开发需求,提供一些实用建议,比如参考文档、工具使用、联系支持等会更有帮助。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让用户能逐步理解。同时,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或者解释清楚术语,方便不同层次的开发者理解。还要注意用户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比如驱动加载失败、兼容性问题,提供排查方法。 最后,总结关键步骤和资源,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重点。可能需要提醒用户具体型号的差异,建议查阅官方文档或联系技术支持,因为不同平台的驱动开发可能有细节上的不同。</think>在展锐(Unisoc)平台(如W517芯片)上进行Android驱动开发,主要涉及芯片底层硬件接口的适配、内核驱动开发、HAL层实现以及与Android框架的兼容性适配。以下是针对W517平台Android驱动的关键内容概述: --- ### **1. W517平台概述** - **芯片定位**: W517是展锐面向低功耗物联网(IoT)或入门级智能设备的平台,通常用于儿童手表、智能家居等场景,支持Android系统(如Android Go)。 - **硬件特性**: 集成CPU(如ARM Cortex-A系列)、GPU、ISP、基带等模块,支持常见外设接口(如MIPI、I2C、SPI、UART、GPIO等)。 --- ### **2. Android驱动开发关键模块** #### **(1) Linux内核驱动** - **内核源码适配** - 展锐会提供定制化Linux内核源码(基于特定版本,如4.4/4.9),需根据W517的硬件配置调整内核选项(如`make menuconfig`)。 - 关键驱动模块: - **电源管理**(PMIC驱动) - **显示与触控**(LCD/TP驱动,基于MIPI或SPI接口) - **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通常通过I2C通信) - **摄像头**(需适配Sensor驱动和ISP配置) - **无线模块**(Wi-Fi/BT驱动,如通过SDIO或UART接口) - **设备树(DTS)配置** - 在`arch/arm64/boot/dts/unisoc/`路径下定义硬件参数,例如: ```dts &i2c2 { status = "okay"; touchscreen@5d { compatible = "goodix,gt9xx"; reg = <0x5d>; interrupt-parent = <&gpio>; interrupts = <GPIOA 5 IRQ_TYPE_EDGE_FALLING>; }; }; ``` #### **(2) Android HAL层适配** - **HAL接口实现** - 展锐平台提供部分硬件抽象层(HAL)闭源库(如`libsprd_xxx.so`),需按Android标准接口(如`hardware/libhardware`)实现功能: - **显示HAL**(`hwcomposer.sprd.so`) - **摄像头HAL**(`camera.sprd.so`,需对接ISP算法) - **传感器HAL**(通过`sensors.hal.so`上报数据) - **音频HAL**(`audio.primary.sprd.so`,配置Codec参数) - **厂商自定义配置** - 修改`device/sprd/<chip_name>/`目录下的配置文件(如`BoardConfig.mk`、`device.mk`),启用或禁用特定驱动模块。 #### **(3) 外设驱动开发示例(以I2C设备为例)** - **驱动代码结构** ```c // 1. 定义设备驱动结构体 static struct i2c_driver mydev_driver = { .probe = mydev_probe, .remove = mydev_remove, .driver = { .name = "my_i2c_device", .of_match_table = mydev_of_match, }, }; // 2. 设备树匹配表 static 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mydev_of_match[] = { { .compatible = "vendor,my-device" }, {}, }; // 3. 注册驱动 module_i2c_driver(mydev_driver); ``` - **用户空间交互** - 通过`sysfs`或`ioctl`实现内核与Android应用的通信。 --- ### **3. 开发与调试工具** - **展锐调试工具包** - **SPRD Flash Tool**:烧录固件与分区镜像。 - **SPRD Log Tool**:抓取内核日志(`dmesg`)和Android日志(`logcat`)。 - **AT指令工具**:调试基带和通信模块。 - **通用工具** - **ADB**:调试Android应用层与系统服务。 - **示波器/逻辑分析仪**:检查硬件信号(如I2C波形、MIPI时序)。 - **GDB/LLDB**:内核或Native层代码调试。 --- ### **4. 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 1. **驱动未加载** - 检查内核编译配置(`.config`中是否启用驱动)。 - 确认设备树节点状态(`status = "okay"`)。 - 通过`lsmod`和`dmesg | grep mydev`查看加载日志。 2. **硬件通信失败** - 使用`i2cdetect`扫描I2C设备地址是否响应。 - 检查供电和时钟信号是否正常。 3. **HAL层兼容性问题** - 确保HAL库与Android版本匹配(如Android 10需适配HIDL接口)。 - 验证`selinux`权限配置,避免访问拒绝(通过`avc: denied`日志定位)。 4. **功耗异常** - 优化电源管理策略(如休眠时关闭外设时钟)。 - 使用`powertop`或展锐功耗分析工具定位异常唤醒源。 --- ### **5. 关键资源** - **官方文档**: - 《W517硬件设计指南》 - 《展锐Android驱动开发手册》 - **代码仓库**: - 展锐提供的SDK(包含内核、HAL及参考配置)。 - **社区支持**: - 展锐开发者论坛(需企业账号) - 传感器/外设厂商提供的驱动参考代码。 --- ### **总结步骤** ``` 1. 获取SDK与文档 → 2. 配置内核与设备树 → 3. 实现/适配HAL → 4. 集成到Android系统 → 5. 调试与验证 ``` 若需深入某个模块(如摄像头或传感器驱动),建议结合具体硬件型号和日志进一步分析。遇到复杂问题时,联系展锐技术支持(FAE)可加速解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