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5年的春节,原本应该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庆祝、展望未来的好时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裁员风波打破了这一和谐的氛围。在抖音电商头部美妆品牌韩某的母公司上某(以下简称“上某”)中,吕姓领导通过管理层群发布了一项大规模裁员计划,涉及法务、客服、新品创新中心和内容创新等多个部门。此次裁员不仅引发了内部员工的恐慌,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更令人震惊的是,吕总不仅布置了裁员任务,还截屏分享到公共平台,进一步激化了舆论。
与此同时,有消息称这些裁员措施是基于对AI技术的过度依赖,甚至有人戏称这是“第一批DeepSeek的受害者”。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并结合多位受害者的亲身经历,揭示AI技术在职场中的双刃剑效应。
第一部分:裁员风波的前因后果
1. 裁员背景
上某作为一家快速崛起的美妆品牌,在近几年内迅速占领了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业务模式的变化,公司开始寻求通过技术升级来提高效率。特别是在AI技术的应用方面,上某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部署。但问题在于,这种技术升级是否真正为员工带来了便利,还是成为了裁员的借口?
2. 吕总的决策
根据小红书上的爆料,吕总在一个管理层群内布置了详细的裁员任务,具体措施包括:
- 法务部门裁减50%,仅保留20%能使用AI的员工;
- 客服部门裁减95%,仅保留5%能使用AI的员工;
- 新品创新中心裁减70%;
- 内容创新部门裁减80%,仅保留20%能使用AI的员工;
- 目标是一个团队要做以前20个团队的工作,并强调要训练员工通过鼠标和语言与AI进行对话交流,取消键盘。
这些措施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网友们纷纷指责吕总借AI之名行裁员之实,甚至有人讽刺称“AI应该最先消灭CEO”。
3. 网友反应
小红书上的评论区几乎炸锅了,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评论:
- “一个团队干20个团队的活,这怎么想的?企业家应该利用AI方便员工干活,而不是增加失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