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TCP/IP协议体系结构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最早用的
OSI七层模型:自底向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下图则为由OSI七层参考模型到TCP/IP四层体系结构产生过程:
TCP/IP体系结构的优点:
(1)简化了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由原来的七层编导现在的四层,但是其功能并没有减少。
(2)每一层即独立又有联系,独立是因为如果那一层出现问题了不会影响其他层的工作,联系是因为上层协议又使用下层协议提供的服务。
由上也可以看到TCP/IP协议族是一个四层的协议系统,从下到上依次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每一层通过若干协议完成不同的功能,上层协议使用下层协议提供的服务。下来我就谈一下每一层的功能和常用协议。
1、数据链路层
功能:实现了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以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如以太网、令牌环等)上的传输。
对应设备:网线、网桥、集线器、交换机
常用协议:
(1)ARP(地址解析协议):它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通常是MAC地址,通俗的理解就是网卡地址)的转换。
(2)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顾名思义,它和ARP是相反的,它是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那有人就会问它们的用途是什么呢???
ARP用途:网络层使用IP地址寻找一台机器,而数据链路层则是使用物理地址寻找一台机器,因此网络层必须先将目标机器的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才能使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RARP用途:RARP协议仅用于网络上的某些无盘工作站,因为缺少储存设备,无盘工作站无法记录自己的IP地址,然而通过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