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AIDL开发基础教程与示例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AIDL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用于进程间通信(IPC)。本示例通过创建一个AIDL文件,定义服务端接口,并通过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现,演示了如何使用AIDL进行IPC。开发者将学习到AIDL文件的创建、接口的定义、服务端的实现、Binder对象的创建与返回,以及客户端如何连接服务并调用接口方法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这个过程,开发者能够掌握AIDL在Android跨进程通信中的应用。

1. Android AIDL概念介绍

1.1 什么是AIDL

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Android接口定义语言,它允许在不同的Android应用程序之间进行跨进程通信(IPC)。AIDL为定义在两个进程之间进行交互的接口提供了语法,并处理了底层的IPC传输机制,允许开发者专注于接口设计。

1.2 AIDL的工作原理简述

AIDL通过定义接口及接口中所需的方法,将这些方法的调用以及传递的数据进行跨进程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从而实现了不同进程间的方法调用。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AIDL定义的接口进行通信,客户端通过绑定服务端提供的AIDL接口,实现对服务端的跨进程方法调用。

1.3 AIDL的应用场景

AIDL主要应用于需要在不同应用程序或者不同进程间共享数据或功能的场景。例如,一个应用可能需要使用另一个应用的服务,或者Android系统中的某些服务需要与其他应用共享信息。通过AIDL,开发者可以构建稳定高效的跨进程通信机制,提高应用的可维护性和用户体验。

2. AIDL文件创建与接口定义

在Android开发中,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允许开发者定义跨进程通信(IPC)的接口。通过AIDL,客户端可以调用服务端的操作,实现不同应用或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

2.1 AIDL文件的基础知识

2.1.1 AIDL的定义和作用

AIDL 通过定义接口,允许在不同的进程之间进行方法调用。它通过将接口方法的调用参数和返回值进行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来传递数据。AIDL被设计用于处理应用内的进程间通信,也可以用于应用之间的通信。它是Android系统中IPC机制的一种实现方式,广泛应用于远程服务调用。

2.1.2 AIDL与Android IPC机制

Android IPC机制是指在Android系统中,不同进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常见的IPC机制包括使用Binder、Messenger和ContentProvider等。AIDL是使用Binder机制实现的一种IPC通信方式。AIDL文件定义了进程间通信的接口规范,服务端和客户端按照这个规范进行通信。

2.2 AIDL接口的编写规则

2.2.1 AIDL文件的结构

一个典型的AIDL文件结构包含包声明、import指令、接口声明、方法声明以及数据类型声明(如果有的话)。

// IMyAidlInterface.aidl
package com.example.myapp;

// Declare any non-default types here with import statements

interface IMyAidlInterface {
    /**
     * Demonstrates some basic types that you can use as parameters
     * and return values in AIDL.
     */
    void basicTypes(int anInt, long aLong, boolean aBoolean, float aFloat,
            double aDouble, String aString);
}

在上述例子中,定义了一个 IMyAidlInterface 接口,包含了一个方法 basicTypes ,该方法能够接受多种参数类型。

2.2.2 数据类型与AIDL兼容性

并不是所有的Java类型都可以直接用于AIDL。AIDL支持以下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String、CharSequence、List、Map、Parcelable以及它们的数组类型。对于自定义的Parcelable类,需要先创建一个AIDL文件来声明这个类。自定义的类必须实现Parcelable接口,以便能够在进程间传递。

2.2.3 AIDL支持的语法特性

AIDL支持基本的面向对象语言特性,包括方法、参数、继承、接口等。但需要注意的是,AIDL只支持单继承,并且不支持多态。此外,AIDL文件中定义的所有方法都应该有返回类型,即使是void,因为IPC调用需要能够同步返回调用状态。

2.3 AIDL文件的实践操作

2.3.1 创建AIDL文件

创建AIDL文件的步骤非常简单:首先在项目中找到 src 目录下的 com.example.myapp 包路径,右键点击创建一个名为 IMyAidlInterface.aidl 的新文件。然后复制上述代码示例到新建的AIDL文件中,并根据需要自定义接口方法。

2.3.2 定义AIDL接口

定义AIDL接口之前,需要对Android Studio进行同步操作,确保AIDL文件被正确处理生成相应的Java接口文件。然后在服务端实现该接口,并在客户端进行接口的调用。

// MyService.java
public class My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rivate final IMyAidlInterface.Stub binder = new IMyAidlInterface.Stub() {
        @Override
        public void basicTypes(int anInt, long aLong, boolean aBoolean, float aFloat,
                               double aDouble, String aString) {
            // 方法实现代码
        }
    };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binder;
    }
}

在上述代码示例中, MyService 类继承自 Service 类,并实现了 IMyAidlInterface.Stub 的匿名子类。这样一来, MyService 就充当了服务端的角色,能够提供跨进程的服务。

以上,我们就完成了AIDL文件的创建与接口定义,接下来将是服务端的实现以及Binder对象的创建。

3. 服务端实现与Binder对象创建

3.1 Binder机制在AIDL中的应用

3.1.1 Binder对象的作用

Binder是一种在Android系统中实现进程间通信(IPC)的机制。它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通信方式,允许一个进程调用另一个进程中的方法。在AIDL中,Binder对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作为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通信的桥梁,使得跨进程调用成为可能。

每个AIDL文件编译后都会生成一个Binder类,该类包含了一个底层的Binder对象,并通过这个对象与客户端进行通信。客户端通过这个Binder对象发送请求到服务端,并接收服务端的响应。这个过程对于客户端来说是透明的,客户端仿佛是在调用本地对象的方法。

3.1.2 AIDL与Binder的关系

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允许开发者定义跨进程通信的接口。AIDL接口定义了一个客户端与服务端交互的契约。当AIDL文件被编译后,系统会自动创建相应的Binder类,该类实现了定义在AIDL文件中的接口。

在AIDL中,服务端实现这些接口,并通过Binder对象来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调用请求。因此,AIDL和Binder是相辅相成的。没有AIDL定义的接口,Binder就无法提供服务;没有Binder对象,AIDL定义的接口也无法在进程间通信中发挥作用。

3.2 服务端接口实现步骤

3.2.1 继承Binder类实现接口

在服务端,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类来继承Binder类并实现AIDL接口。这个类将作为服务端与客户端交互的中介,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class My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rivate final IAidlInterface.Stub mBinder = new IAidlInterface.Stub()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Name()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return "Service implemen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someMethod()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实现具体的逻辑
        }
    };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mBinder;
    }
}

在上述代码中, MyService 类继承了 Service ,并重写了 onBind 方法返回一个 IBinder 对象。 mBinder IAidlInterface.Stub 的一个实例,它实现了我们通过AIDL定义的接口 IAidlInterface

3.2.2 实现AIDL接口的方法

在服务端,对于每一个定义在AIDL文件中的方法,我们需要在Binder类中提供具体的实现。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这个类中添加业务逻辑处理的代码。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Name()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return "Hello from 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omeMethod()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这里添加业务逻辑
    Log.d(TAG, "someMethod called");
}

上述代码段展示了如何实现一个AIDL接口的方法。通过重写 getName() someMethod() ,我们在服务端添加了具体的业务逻辑。需要注意的是, RemoteException 异常需要被抛出,以便处理可能出现的远程过程调用错误。

3.3 服务端服务的注册和发布

3.3.1 Service组件的配置

为了让客户端能够连接到我们的服务,我们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声明服务组件,并设置相应的属性。

<service android:name=".MyService"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example.myservice.MY_SERVICE_ACTION" />
    </intent-filter>
</service>

在该配置中, android:name 指定了服务的完整类名。属性 android:exported 设置为 true ,表示服务可以被其他应用访问。 <intent-filter> 定义了客户端将要使用的action,客户端通过这个action来绑定服务。

3.3.2 绑定服务与AIDL接口

客户端需要通过绑定服务来获取Binder对象,然后通过这个对象来调用服务端实现的AIDL接口方法。以下是绑定服务并获取Binder对象的示例代码:

private ServiceConnection mConnection = new ServiceConnec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className, IBinder service) {
        IAidlInterface iAidlInterface = IAidlInterface.Stub.asInterface(service);
        try {
            String name = iAidlInterface.getName();
            // 调用其他方法...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 处理异常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className) {
        // 在服务意外断开时的处理逻辑
    }
};

void bindService()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example.myservice.MY_SERVICE_ACTION");
    intent.setPackage("com.example.myapp");
    bindService(intent, mConnection, Context.BIND_AUTO_CREATE);
}

在这段代码中, bindService() 方法用于绑定服务,并在 onServiceConnected() 回调中通过传递进来的 IBinder 对象获取到AIDL接口的实例。然后客户端就可以通过这个实例调用服务端的方法了。需要注意的是, 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提供了当服务意外断开时的处理逻辑。

4. 客户端连接与接口调用

4.1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的流程

4.1.1 ServiceConnection的作用

ServiceConnection 是一个接口,它允许一个客户端应用与服务(Service)之间建立连接。当客户端绑定到服务时,系统会调用 ServiceConnection onServiceConnected 方法,传递服务的 IBinder 接口。该接口允许客户端调用服务端定义的AIDL接口。相反,当连接断开时,系统会调用 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

通过实现 ServiceConnection 接口,客户端可以进行服务绑定的操作,例如:

private ServiceConnection mConnection = new ServiceConnection() {
    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className, IBinder service) {
        // 获取AIDL代理对象
        mService = IMyAidlInterface.Stub.asInterface(service);
    }

    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className) {
        mService = null;
    }
};
4.1.2 连接服务端的代码实现

客户端通过 bindService 方法与远程服务建立连接,需要传递 ServiceConnection 实例以及指定要绑定的服务组件。下面是一个典型的连接服务端代码实现: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MyAidlService.class);
bindService(intent, mConnection, Context.BIND_AUTO_CREATE);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意图(Intent),用于启动指定的AIDL服务( MyAidlService ),并将 mConnection 实例作为参数传递给 bindService 方法。 BIND_AUTO_CREATE 标志表示如果服务未运行,则会创建服务。

4.2 客户端接口调用机制

4.2.1 AIDL对象的跨进程调用

AIDL接口定义了跨进程通信的方法,客户端通过AIDL代理对象发起调用。由于客户端和服务端运行在不同的进程,所以调用实际上是一种代理模式的实现。以下是AIDL接口跨进程调用的一个示例:

try {
    // 进行跨进程调用
    int result = mService.add(1, 2);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客户端代码中对服务端AIDL接口的调用,实际上会被转发到服务端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4.2.2 同步与异步调用的区别

AIDL接口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调用方式。同步调用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远程方法执行完毕并返回结果。异步调用则会立即返回,之后使用回调机制来接收结果。

  • 同步调用示例代码:
try {
    // 这里会阻塞等待服务端执行完成
    mService.call("Hello", 10);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异步调用示例代码:
// 创建一个Callback
class MyCallback extends IMyAidlInterface.CallBack.Stub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sponse(String response)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处理返回的数据
        Log.d(TAG, "Received response: " + response);
    }
}

// 使用异步调用
mService.asyncCall("Hello", 10, myCallback);

4.3 客户端的异常处理和资源释放

4.3.1 异常处理策略

在使用AIDL进行跨进程通信时,异常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常见的异常包括 RemoteException ,这通常表示进程间通信出现了问题。客户端应该妥善处理这些异常,比如记录日志、尝试重新连接或通知用户。

try {
    // 可能发生异常的调用
    int result = mService.divide(100, 0);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 这种异常通常意味着通信中断
    e.printStackTrace();
    // 可以尝试重新连接,或者通知用户错误
}
4.3.2 资源释放与管理

当不再需要与服务通信时,客户端应当解绑服务,释放资源。这通常在 onDestroy() 方法中进行: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if (mConnection != null) {
        unbindService(mConnection);
    }
}

解绑服务之后,应当置空AIDL代理对象,避免内存泄漏。如果AIDL接口对象没有被置为null,它仍然会持有服务端的 IBinder 对象,从而导致服务端无法正常销毁。

mService = null;

这些实践确保了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能够建立起稳定且高效的通信机制。通过合理地管理资源和处理异常,可以提高应用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5. 进程间通信(IPC)实践

5.1 IPC机制的工作原理

5.1.1 进程通信的基本概念

进程间通信(IPC)是操作系统中实现进程间数据交换和协作的一种机制。在Android系统中,由于资源管理和性能优化的需要,每个应用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进程无法直接访问对方的内存空间。因此,当进程需要协作,或者数据需要在进程间传递时,就需要借助IPC机制。

进程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管道(Pipes)、信号(Signals)、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s)、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等。Android中最为常用的IPC方式包括:Intent、ContentProvider、Messenger和AIDL。这些方式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 Intent :用于实现轻量级的进程间通信,适合于组件间的数据传递。
  • ContentProvider :主要用于访问和存储数据,可以安全地在不同应用间共享数据。
  • Messenger :基于Message的轻量级通信机制,适用于异步操作。
  • AIDL :适用于需要进行复杂数据交互或需要多线程处理的场景。

5.1.2 AIDL中IPC的实现方式

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它允许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提供实现了该接口的对象。AIDL通过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将数据转换成可以在进程间传输的格式,从而实现跨进程通信。

AIDL的实现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定义AIDL接口 :创建一个 .aidl 文件,并用Java接口语法定义进程间需要通信的方法。
  2. 服务端实现接口 :编写一个服务类,该类实现AIDL接口,并在此类中实现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3. 注册服务 :将服务端的Service组件注册到AndroidManifest.xml中,并通过bindService()方法绑定客户端和服务端。
  4. 客户端绑定服务 :客户端通过bindService()方法连接到服务端的Service,并通过AIDL接口调用服务端的方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AIDL文件示例和客户端调用代码:

// IBookManager.aidl
interface IBookManager {
    List<Book> getBooks();
    void addBook(in Book book);
}
// Book.java
class Book {
    String name;
    int price;
    // ...
}

// 在客户端
IBookManager bookManager = IBookManager.Stub.asInterface(service);
List<Book> bookList = bookManager.getBooks();

AIDL中,通过 in out 关键字来指定参数是输入参数还是输出参数。所有自定义的类,如上面的 Book 类,都需要实现Parcelable接口以支持序列化。

5.2 IPC数据传输的效率优化

5.2.1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机制

序列化(Serialization)是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可保持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在Android中,序列化通常涉及到对象的深拷贝,并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字节序列。反序列化(Deserialization)则是序列化的逆过程,将字节序列恢复成原始对象。

在AIDL通信中,IPC性能优化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减少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开销。默认情况下,Android使用Parcelable接口来实现序列化。Parcelable接口相比于Serializable接口,提供了更快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速度,因为它在Android内部实现时使用了更高效的方式。

5.2.2 传输大对象的策略

当需要通过AIDL传递复杂对象或大型数据时,直接序列化和传递可能会导致显著的性能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使用 parcelableWriteToParcel() 方法 :如果对象序列化比较复杂,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手动将对象写入Parcel,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2. 分批传输 :对于极大的数据对象,可以将其分割成多个较小的数据块,并分批次进行传输。
  3. 使用文件描述符 :通过Binder传递文件描述符,让接收进程直接访问文件,而不是通过内存传递大量数据。

5.3 IPC安全性问题与防范

5.3.1 安全性在IPC中的重要性

在IPC过程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进程间通信涉及到数据在不同进程间的传输,这可能导致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敏感数据可能会被拦截或篡改,未经授权的进程可能试图访问服务。

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

  • 数据泄露 :敏感信息不应该在不安全的通道中传输。
  • 服务滥用 :未授权的应用可能试图调用IPC接口。
  • 服务仿冒 :恶意应用可能会冒充合法服务进行通信。

5.3.2 防范IPC攻击的方法

为了防范IPC攻击,Android系统和开发者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1. 使用权限 :AIDL服务可以声明权限,客户端在bindService()之前需要声明相应的权限。
  2. 检查调用者 :在服务端,检查bindService()的调用者的身份和权限。
  3. 使用安全传输 :对于敏感数据,应使用安全的传输方式,如加密传输。
  4. 最小权限原则 :确保服务只暴露完成其任务所必需的最小权限集。
<!-- AndroidManifest.xml中配置AIDL服务权限 -->
<service android:name=".BookManagerService"
         android:permission="com.example.permission.BOOK_SERVICE">
    ...
</service>

在服务端代码中,可以检查调用者权限:

public class BookManager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 检查调用者权限
        if (!checkCallingOrSelfPermission(PERMISSION)) {
            throw new SecurityException("No permission to access this service");
        }
        // 返回AIDL接口
    }
}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IPC过程的安全性,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6. AndroidManifest.xml配置

在Android开发中,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是应用程序的核心配置文件,它定义了应用程序的结构和重要组件。AIDL作为Android中实现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与 AndroidManifest.xml 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章节将详细探讨在使用AIDL进行IPC时, AndroidManifest.xml 的作用、结构,以及如何进行服务声明和配置。

6.1 AndroidManifest.xml的作用和结构

6.1.1 AndroidManifest.xml的基本组成

AndroidManifest.xml 是每个Android应用的必备文件,它包含了应用程序的元数据、权限声明、组件声明等关键信息。基本组成包括:

  • 应用的包名( package 属性)
  • 应用使用的最小SDK版本( minSdkVersion 属性)
  • 目标SDK版本( targetSdkVersion 属性)
  • 应用的名称( label 属性)
  • 应用的图标( icon 属性)
  • 应用声明的权限( permission 标签)
  • 应用组件声明(如Activity、Service、BroadcastReceiver、ContentProvider)

在AIDL服务开发中, AndroidManifest.xml 用于声明服务(Service)组件,并且可以配置服务与AIDL接口相关的权限和可见性。

6.1.2 AIDL与Manifest的关系

当我们在Android应用中实现AIDL服务时,需要在 AndroidManifest.xml 中声明该服务。AIDL服务作为Service组件的一种特殊形式,需要指定一些额外的属性,以确保服务可以正确处理跨进程的通信请求。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名为 MyAidlService 的服务,我们可以在Manifest文件中这样声明:

<service android:name=".MyAidlService"
         android:enabled="true"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example.myapp.MY_AIDL_SERVICE" />
    </intent-filter>
</service>

在这里, android:exported="true" 属性表明该服务允许外部进程绑定到它,这对于AIDL服务来说是必须的。

6.2 AIDL服务的声明和配置

6.2.1 配置AIDL服务的权限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护我们的AIDL服务不被未授权的应用访问,我们需要为服务声明自定义权限:

<service android:name=".MyAidlService"
         android:enabled="true"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example.myapp.MY_AIDL_SERVICE" />
    </intent-filter>
    <meta-data android:name="android.app.searchable"
               android:resource="@xml/my_aidl_service_permission" />
</service>

res/xml/my_aidl_service_permission.xml 中定义权限:

<permissions>
    <permission android:name="com.example.myapp.MY_AIDL_SERVICE_PERMISSION"
                android:protectionLevel="signatureOrSystem" />
</permissions>

然后在需要使用服务的客户端应用中声明权限: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com.example.myapp.MY_AIDL_SERVICE_PERMISSION" />

6.2.2 配置AIDL服务的可见性

AIDL服务的可见性决定了哪些进程可以绑定到该服务。我们可以通过在 <service> 标签中使用 android:isolatedProcess 属性来指定服务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进程中,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因为它会限制对服务的访问:

<service android:name=".MyAidlService"
         android:enabled="true"
         android:isolatedProcess="true" />

不过,这也意味着服务将不再能够访问应用的私有文件或其他进程中的内容。

6.3 AIDL配置的最佳实践

6.3.1 配置的注意事项

在配置AIDL服务时,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 确保服务的 android:exported 属性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果服务需要接受来自其他应用的绑定请求,则应设置为 true
  • 使用适当的权限保护服务。自定义权限可以有效防止未授权的应用绑定服务或执行敏感操作。
  • 考虑服务的安全性。将服务设置为在独立进程中运行可以隔离服务,但同时也会降低服务与其他组件交互的能力。

6.3.2 常见错误分析与解决方案

常见的配置错误包括:

  • 服务未被正确声明或配置 :确保 AndroidManifest.xml 中的服务声明与实际编写的AIDL服务类完全对应。
  • 权限未被正确声明或使用 :检查所有需要使用服务的应用是否正确声明了所需的权限。
  • 服务可见性设置不当 :根据应用需求,仔细设置服务的 android:isolatedProcess 属性,以避免因设置不当造成安全问题。

通过仔细配置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可以确保AIDL服务按预期工作,同时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配置错误。

在开发Android应用时,对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的正确使用是保证应用稳定运行和顺利实现AIDL服务的关键。本章节通过对 AndroidManifest.xml 的详细介绍,以及在AIDL服务中的应用,强调了配置文件对整个应用架构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了最佳实践和常见错误的解决策略,以助于开发者高效地进行Android应用开发。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AIDL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用于进程间通信(IPC)。本示例通过创建一个AIDL文件,定义服务端接口,并通过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现,演示了如何使用AIDL进行IPC。开发者将学习到AIDL文件的创建、接口的定义、服务端的实现、Binder对象的创建与返回,以及客户端如何连接服务并调用接口方法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这个过程,开发者能够掌握AIDL在Android跨进程通信中的应用。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