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乔姆斯基的资料,说明一下,这位语言学大师至今健在,他不仅仅活在我们心中,还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1928年12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1947年,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语言学。195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1955年又在该校完成博士论文《转换分析》,获得博士学位。从1955年秋天开始,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学者。(内容来自360百科)

好,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指的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普遍语法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它不是指那些具体的语法规则或某种语言的语法,而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中的语言中最本质的东西。上述一段话,说明了普遍语法的含义,简单来说,人类语言有着共性,基于此的研究有助于预测语言间的差异哪些会导致学习困难,哪些不会,从而推动语言教学。

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由原则和参数构成。原则是指人类语言共有的高度抽象的语法属性,参数是普遍原则在具体语言中的体现。原则和参数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前者体现的是各种语言的共性,后者体现的是差异和特点。

儿童在普遍语法的帮助下发现规则并建构语言的核心语法。各语言所包含的不由普遍语法制约的元素,构成了外围语法。儿童的母语知识由核心语法规则(普遍语法所决定的)和外围语法规则(不能借助普遍语法学习的)组成。

相关问题是标记理论。无标记语言点是最常见、最普遍、最自然的,属于核心规则;有标记语言点不那么常见、不那么普遍、不那么自然,属于外围规则。对于儿童来讲,陈述句(无标记)的掌握先于疑问句(有标记)是符合乔姆斯基标记理论推测的。个人认为,简单叙述一件事情的陈述句,要比带有思维性质的疑问句要容易掌握。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在叙述同一件事情上可能有着相似之处,而在思考同一个事情上会有着自己的风格,而后者还会不断促使其自身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


从上面看下来,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得到验证。但是关于这个理论很多人也有着不同意见。对于我们来说,不妨先了解一下,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理论基础。哦吼,一不小心暴露了我们汉教人的大事业,嘻嘻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