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S漏洞学习(1)

本文详细介绍了XSS跨站漏洞的原理,包括反射型、存储型和DOM-BASE类型,以及其在数据交互和输出中的应用。涵盖了攻击利用手段如COOKIE盗取和页面劫持,以及安全修复措施如字符过滤和CSP防护。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测试流程识别和防止XSS攻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XSS跨站-输入输出-原理&分类&闭合

漏洞原理:接受输入数据,输出显示数据后解析执行

基础类型:反射(非持续),存储(持续),DOM-BASE

拓展类型:jquery,mxssuxss,pdfxss,flashxss,上传xss等

常用标签:https://www.freebuf.com/articles/web/340080.html

攻击利用:盲打,COOKIE盗取,凭据窃取,页面劫持,网络钓鱼,权限维持等

安全修复:字符过滤,实例化编码,http_only,CSP防护,WAF拦截等

测试流程:看输出想输入在哪里,更改输入代码看执行(标签,过滤决定)

#XSS跨站-分类测试-反射&存储&DOM

-数据交互的地方

    get、post、headers

    反馈与浏览

    富文本编辑器

    各类标签插入和自定义

-数据输出的地方

    用户资料

    数据输出

    评论,留言等

    关键词、标签、说明

    文件上传

-反射型XSS:(某案例测试)

常见情况是攻击者通过构造一个恶意链接的形式,诱导用户传播和打开,

由于链接内所携带的参数会回显于页面中或作为页面的处理数据源,最终造成XSS攻击。

-存储型XSS:(某案例测试)

存储型XSS是持久化的XSS攻击方式,将恶意代码存储于服务器端,

当其他用户再次访问页面时触发,造成XSS攻击。

平台一、

平台二、BEEF

(docker搭建 最好在服务器上搭建 实战还能用)

-DOM-base型XSS:(某案例测试)

通过修改原始的客户端代码,受害者浏览器的DOM环境改变,导致有效载荷的执行。

页面本身没有变化,但由于DOM环境被恶意修改,有客户端代码被包含进了页面并执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