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十一)

本文详细介绍了Transformer模型的原理,包括其结构、输入层、位置向量和Attention模型。同时,探讨了BERT模型,阐述了BERT的双向Transformer表示、预训练任务如Masked LM和Next Sentence Prediction,以及与ELMo、GPT等模型的比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Transformer的原理。

1.1介绍

谷歌在201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字教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提出了一个只基于attention的结构来处理序列模型相关的问题,比如机器翻译。传统的神经机器翻译大都是利用RNN或者CNN来作为encoder-decoder的模型基础,而谷歌最新的只基于Attention的Transformer模型摒弃了固有的定式,并没有用任何CNN或者RNN的结构。该模型可以高度并行地工作,所以在提升翻译性能的同时训练速度也特别快。

1.2.Transformer模型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分为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

编码器由6个相同的层堆叠在一起,每一层又有两个支层。第一个支层是一个多头的自注意机制,第二个支层是一个简单的全连接前馈网络。在两个支层外面都添加了一个residual的连接,然后进行了layer nomalization的操作。模型所有的支层以及embedding层的输出维度都是 dmodel

解码器也是堆叠了六个相同的层。不过每层除了编码器中那两个支层,解码器还加入了第三个支层,如图中所示同样也用了residual以及layer normalization。具体的细节后面再讲。

1.3 输入层,位置向量

编码器和解码器的输入就是利用学习好的embeddings将tokens(一般应该是词或者字符)转化为d维向量。对解码器来说,利用线性变换以及softmax函数将解码的输出转化为一个预测下一个token的概率。
由于模型没有任何循环或者卷积,为了使用序列的顺序信息,需要将tokens的相对以及绝对位置信息注入到模型中去。论文在输入embeddings的基础上加了一个“位置编码”。位置编码和embeddings由同样的维度都是dmodel所以两者可以直接相加。有很多位置编码的选择,既有学习到的也有固定不变的。

1.4 Attention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结构中的Attention并不是简简单单将一个点乘的attention应用进去。作者发现先对queries,keys以及values进行h次不同的线性映射效果特别好。学习到的线性映射分别映射到dk,dk以及dv维。分别对每一个映射之后的得到的queries,keys以及values进行attention函数的并行操作,生成dv维的output值。具体结构和公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ransformer以三种不同的方式使用了多头attention。

在encoder-decoder的attention层,queries来自于之前的decoder层,而keys和values都来自于encoder的输出。这个类似于很多已经提出的seq2seq模型所使用的attention机制。
在encoder含有self-attention层。在一个self-attention层中,所有的keys,values以及queries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本例中即encoder之前一层的的输出。
类似的,decoder中的self-attention层也是一样。不同的是在scaled点乘attention操作中加了一个mask的操作,这个操作是保证softmax操作之后不会将非法的values连到attention中。
层由两个支层,attention层就是其中一个,而attention之后的另一个支层就是一个前馈的网络。公式描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参考:https://github.com/Kyubyong/transformer

2. BERT的原理。

2.1 Bert原理

BERT模型的全称是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它是一种新型的语言模型。之所以说是一种新型的语言模型,是因为它通过联合调节所有层中的双向Transformer来训练预训练深度双向表示。

想深入了解BERT模型,首先应该理解语言模型。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对于众多自然语言处理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SQuAD问答任务、命名实体识别以及情感识别。目前将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应用到NLP任务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基于特征的语言模型,如ELMo模型;另一种是基于微调的语言模型,如OpenAI GPT。这两类语言模型各有其优缺点,而BERT的出现,似乎融合了它们所有的优点,因此才可以在诸多后续特定任务上取得最优的效果。

2.2 BERT模型总体结构

BERT是一种基于微调的多层双向Transformer编码器,其中的Transformer与原始的Transformer是相同的,并且实现了两个版本的BERT模型,在两个版本中前馈大小都设置为4层:

lBERTBASE:L=12,H=768,A=12,Total Parameters=110M

lBERTLARGE:L=24,H=1024,A=16,Total Parameters=340M

其中层数(即Transformer blocks块)表示为L,隐藏大小表示为H,自注意力的数量为A。

2.3 BERT模型输入

输入表示可以在一个词序列中表示单个文本句或一对文本(例如,[问题,答案])。对于给定的词,其输入表示是可以通过三部分Embedding求和组成。Embedding的可视化表示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ken Embeddings表示的是词向量,第一个单词是CLS标志,可以用于之后的分类任务,对于非分类任务,可以忽略词向量;

Segment Embeddings用来区别两种句子,因为预训练不只做语言模型还要做以两个句子为输入的分类任务;

Position Embeddings是通过模型学习得到的。

2.4 BERT模型预训练任务

BERT模型使用两个新的无监督预测任务对BERT进行预训练,分别是Masked LM和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2.4.1 Masked LM

为了训练深度双向Transformer表示,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随机掩盖部分输入词,然后对那些被掩盖的词进行预测,此方法被称为“Masked LM”(MLM)。预训练的目标是构建语言模型,BERT模型采用的是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那么为什么采用“bidirectional”的方式呢?因为在预训练语言模型来处理下游任务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个词左侧的语言信息,还需要右侧的语言信息。

在训练的过程中,随机地掩盖每个序列中15%的token,并不是像word2vec中的cbow那样去对每一个词都进行预测。MLM从输入中随机地掩盖一些词,其目标是基于其上下文来预测被掩盖单词的原始词汇。与从左到右的语言模型预训练不同,MLM目标允许表示融合左右两侧的上下文,这使得可以预训练深度双向Transformer。Transformer编码器不知道它将被要求预测哪些单词,或者哪些已经被随机单词替换,因此它必须对每个输入词保持分布式的上下文表示。此外,由于随机替换在所有词中只发生1.5%,所以并不会影响模型对于语言的理解。

2.4.2 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很多句子级别的任务如自动问答(QA)和自然语言推理(NLI)都需要理解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譬如上述Masked LM任务中,经过第一步的处理,15%的词汇被遮盖。那么在这一任务中我们需要随机将数据划分为等大小的两部分,一部分数据中的两个语句对是上下文连续的,另一部分数据中的两个语句对是上下文不连续的。然后让Transformer模型来识别这些语句对中,哪些语句对是连续的,哪些对子不连续。

2.5 模型比较

ELMo、GPT、BERT都是近几年提出的模型,在各自提出的时候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相互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个模型比较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往前看,在NLP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模型和思想还有Word2vec、LSTM等。

Word2vec作为里程碑式的进步,对NLP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Word2vec本身是一种浅层结构,而且其训练的词向量所“学习”到的语义信息受制于窗口大小,因此后续有学者提出利用可以获取长距离依赖的LSTM语言模型预训练词向量,而此种语言模型也有自身的缺陷,因为此种模型是根据句子的上文信息来预测下文的,或者根据下文来预测上文,直观上来说,我们理解语言都要考虑到左右两侧的上下文信息,但传统的LSTM模型只学习到了单向的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参考 代码 https://github.com/google-research/bert


参考:
1.https://www.cnblogs.com/huangyc/p/9813907.html
2.https://www.cnblogs.com/huangyc/p/9898852.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