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暑假我就要正式变为大三狗了,学习设计模式的时候没有边学边总结,现在趁着期末刚考完试的热乎劲来进行总结一下
这学期的学习蹭过几节王老师的课,有一句话我忘记具体是怎么说的了,大体意思是:学完设计模式最大的体会不是我学会了几种模式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还有好多不知道的东西好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废话不多说,开始整理:
目标就是要搞清楚这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设计模式
**什么情况下使用设计模式
**使用哪种设计模式
出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
可维护,可扩展,可复用,灵活性好
抽象,继承,封装,多态
本身的知识点整理全部基于这本书--程杰的《大话设计模式》开展的(我们的学习教材)整理的目的也是方便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复习,如若发现错误,欢迎大佬指出,小白虚心接受。
主要内容:23中设计模式+7大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有的教材写的是6个)
思想:面向对象编程
23中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创建型、结构型、行为型。(5+7+11)
**创建型:创建型隐藏了这些类的实例是如何被创建和放在一起,整个系统关于这个对象所知道的是由抽象类所定义的接口。这样
创建模式创建了什么,谁创建的、他是怎么被创建的、以及何时创建的这些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模式有:抽象工厂模式、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
**结构型:结构型模式强调类与类、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减 轻自己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可以给大家带去更方便周 到的服务。
模式有: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行为型:
模式有:观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状态模式、职责链模式、中介者模式、访问者模式、策略模式、备忘录模式、迭代器模式、解释器模式
(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顾名思义就差不多啦)
面向对象设计的7大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
**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因其他变化的原因
开放封闭原则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里氏代换原则
**子类必须能够替换他的父类
迪米特法则
**如果两个类不必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该彼此直接通信,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
依赖倒转原则
**高层模块、低层模块应该依赖抽象,细节依赖抽象
合成聚合原则
**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类继承
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尽量细化,接口中的方法尽量的少
每个模式的具体定义:
抽象工厂: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或相关依赖的接口,而无需指定他们具体的类
建造者: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他的表示分离。是的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工厂方法: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去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得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原型: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单例: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他的全局访问点
适配器: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桥接:
将抽象部分与他的实现部分分离,是他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组合: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装饰:
动态的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在增加功能来说,他比生成子类更灵活
外观:
为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系统使得子类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享元: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代理: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观察者: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 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 更新。
模板方法:
定义一个操作的算法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 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 重新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命令:
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 户进行参数化;可以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 持可撤销的操作。
状态:
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让对象看 起来似乎修改了它的类。
职责链: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 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 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中介者: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 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 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访问者: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 得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 的新操作。 策略: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 们可相互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 变化。
备忘录:
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 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 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迭代器: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 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解释器:
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 个解释器,这个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学习编译原理后再学习解释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