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令禁止工作“996”,是对“生而为人”的基本尊重

本文围绕996工作制展开,指出其是互联网行业潜规则,不代表进取或忠诚,还涉嫌违反劳动法。企业若将其作为常规制度缺乏人性,个体难以拒绝,且年轻人压力衍生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呼吁劳动执法部门纠正违规工作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离GitHub上996.ICU项目的发布时间已过去好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在读生,对996有一点体会,最直观的体会就是为了提升技术,连续一个学期在实验室工作超过10个小时。

人民日报发文《被“996”围困的年轻人,像是定好闹钟的机器》称,在许多互联网公司,每天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已不是新鲜事。

“996工作制”的具体出处已很难考究,据说是从小米开始的,但几乎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一种潜规则。

 

 

 

“996”不代表意味着进取或忠诚。

有时候,它是低效管理、东施效颦的昏招;

有时候,它是罔顾成本规律,一味榨取员工价值的刻薄盘算;

有时候,它干脆就是企业背弃市场契约精神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遮羞布。

 

明令禁止工作“996”,是对“生而为人”的基本尊重

 

 

今年1月,某互联网企业公布实施“996”工作制,不配合的员工要么请假要么算旷工,引起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介入。

更宏观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1-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9小时。

这意味着,如果以五天工作制计算,我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已经接近9个小时。

而与此同时,卫健部门一直针对国民健康因工作时长增加、工作压力增大而呈现许多不良趋势忧心忡忡,不断预警。

 

明令禁止工作“996”,是对“生而为人”的基本尊重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进一步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也就是说,“996”等工作制都是涉嫌违反劳动法的工作制度。

 

明令禁止工作“996”,是对“生而为人”的基本尊重

劳动法截图

 

事实上,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用人单位,都会有加班现象。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偶尔安排加班,或者说在法律范围内安排加班,这是可以的,对员工身心伤害不大。

但企业如果把“996”作为一种工作制度,月月这样,年年这样,坦率地说,这样的企业缺乏人性,把员工当作机器。

996工作制的合法性显然存疑,个体对这种机制说“不”几乎不可能。

年轻人承受压力过大所衍生出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如何从社会层面为年轻人减压,是时候予以重视了。

希望相关地方劳动执法部门顺藤摸瓜,依法纠正违规工作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