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日,随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由百度APP联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共同开发的垃圾分类智能小程序也已全面上线。这款“垃圾分类”小程序的上线不仅可以很好的让我们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也象征着我们向科技环保生活又迈进了一步。

编辑小程序的相继推出到底透露着什么样的信息呢?之前中科微汇小编可到过这样一则消息:有内人士透露,在未来,小程序将取代80%的APP市场。
不管是不是真的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BAT三大互联网科技巨头的频频操作,也不得不让我们对小程序的未来看好。
BAT三家都有小程序,那么这三家小程序的区别在哪里呢?
百度小程序:千亿流量+开放生态

从媒体透露的信息来看,百度小程序的界面、功能与微信小程序十分相似。对百度小程序来说,虽然推出晚于腾讯、阿里,但其立足点是作为国内搜索引擎,通过搜索端口便捷快速接入小程序为主。
百度拥有最大规模的搜索流量入口,庞大的流量支撑让百度也拥有了充足的资源去实现小程序的入口。与微信小程序克制与严格相比,百度的小程序似乎更像是安卓,更加的开放。
百度号称自己的小程序是业内首个开放的小程序生态,意味着小程序可以无缝运行在百度系App及外部其他App上,实现一端开发、多端可运行。
支付宝小程序:打造支付闭环

阿里在电商领域具有绝对的统治力,所以支付宝小程序给电商类商家也带来不少帮助。
支付宝完善的信誉机制与商品沉淀,使得支付宝在某些垂直类的小程序上拥有极大的优势。据悉,支付宝小程序已陆续开放工具、零售、生活服务、旅游出行与交通等九大类目。不难看出,支付宝小程序直接摒弃社交属性,聚焦支付宝商业本质,拓展ToB业务。但支付宝作为工具类产品,对很多应用场景难以触及。
微信小程序:社交红利

最早的小程序诞生于微信中,具有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的特性,可以通俗理解为在微信环境中免安装的APP。
通过微信自带用户、微信群内转发等推广形式,让用户进行社交裂变和传播,建立消费习惯,完成线上对线上引流,线上导流到线下的消费过程,有效提升用户转化率。微信小程序为用户带来方便,培养使用习惯。也为企业带来巨大流量红利和客户粘性。
这三家互联网巨头虽然都拥有自己的小程序,但是却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优势。小程序在未来的发展相信会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