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一、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的程序设计课程
1.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选取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程序设计课程最主要的教学
内容:
C
,
Java
,
VB
三种编程语言,以及本文建议开设的
Python
语言,逐一分析这些编程语言所阐述的计算思维外延。
(
1
)
C
语言。我国大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
C
语言
程序设计课程,其实际教学内容围绕数据类型、指针、内存、字
符操作等开展。
这些内容主要诠释“计算机系统结构时代”的计
算思维外延,即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抽象和自
动化。
通过这种计算思维的培养,
能够让学生掌握程序的高效运
行模式。
然而,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同学缺少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知
识,也没有专业需求,即使通过
C
语言考试,也很难在后续计算
机应用中使用该语言解决面对的计算问题。
C
语言更适合的教学
对象是需要对程序运行效率依赖性高的群体,
主要是计算机及部
分信息类专业学生。
(
2
)
Java
语言。由于该语言是面向对象语言,其实际教学
内容围绕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等面向对象方法开
展。
这些内容主要诠释了“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计算思维,
体现
在计算机网络对异构性的支持(跨平台)和对鲁棒性(运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