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JAVA 多态中的方法调用原理

本文深入剖析Java多态中的方法调用原理。从多态案例切入,介绍了JVM加载类文件生成类型信息结构体及方法表的过程,阐述方法表中实例方法引用指向及覆盖机制。还分析了堆中对象和栈区引用结构,解释多态下成员变量和方法访问规则,提及接口多态确定实现类的方式。

Java 多态中的方法调用原理

一个多态案例:

class Father{
    protected int age;
    public Father(){
        age = 40;
    }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父亲在吃饭");
    }
}

class Child extends Father{
    protected int age;
    public Child(){
        age = 18;
    }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孩子在吃饭");
    }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孩子在打CS");
    }
}

public class TestPolymorphi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ther c = new Child();
        c.eat();//result :孩子在吃饭
        //c.play(); //  c.play() cannot be compiled
        System.out.println("年龄:"+c.age );//age is 40
        
    }

}

the out print is :

1551960663554

Result:当满足Java多态的三个条件时,可以发现c.eat()调用的实际上是子类的eat,但c.age调用的却是是父类的age,而子类特有方法c.play()则不会通过编译。

我们就从Father c = new Child()这句话切入。

这句话首先会执行new Child(),在堆中分配一个对象。

当然在分配Child类的实例时,先要通过JVM的类加载器将Child类对应的class文件加载到JVM中,然后JVM根据class文件中的字节流产生一个表示class文件中类型信息的结构体。这个表示class文件中类型信息的结构体大概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常量池

2、 类变量(静态变量)

3、 字段信息

4、 方法信息

5、 类的父类信息

6、 类的访问权限信息等

之后,JVM会根据上面这个结构体生成一个叫做方法表的东西。这个方法表是实现java多态的一个关键。

方法表中包含的是实例方法(就是相对于静态方法而言的,用对象访问的那些方法)的直接引用,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方法表就能够访问到该类的实例方法,

而且,这些实例方法不仅包括本类的方法,还包括其父类的实例方法,以及父类的父类的实例方法(就是一直到Object)。但是这些方法中不包含私有方法(因为私有方法不能继承)

方法表中的这些直接应用会指向到JVM中表示类型信息的那个结构体(就是上面那个结构体)的相应的方法信息(就是上面结构体中4的某个位置),当然这只是本类的方法,表中还有父类的方法,相应地指向父类类型信息结构体的具体位置。下面画个图表示。

1551961087128

Child类的方法表:

首先方法表中,会产生指向继承自Object类的方法的引用,这些包括指向toString的和指向equals的,当然Object中还包括很多方法,这里就不写了

然后方法表中产生指向继承自Parent类的方法的引用,这包括eat(),

最后产生指向本类的方法的引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Child类的方法表产生指向Parent类中的方法的引用时,会有一个指向eat()方法的引用,最后产生指向本类的方法的引用时,也有一个指向eat的引用,这时候,新的数据会覆盖原有的数据,也就是说原来指向Parent.eat的那个引用会被替换成指向Child.eat的引用(占据原来表中的位置)。所以我们看到在Child类的方法表中指向的是Child.eat而Parent类的方法表中指向的是Parent.eat。子类的方法表中就没有指向Parent.eat的引用了。

而且还要注意一个特点就是,Parent和Child的方法表中,指向**eat()的引用在表中的偏移量是一样的,**都是第三个位置。(这是因为子类eat方法覆盖掉了父类eat方法,占据了原来父类eat方法的引用在表中的位置)

了解了方法区的结构后,我们来看堆中对象的结构

1551961161986

接下来是栈区,产生Father类型的引用,这个引用指向堆区中的Child类的实例。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Father c的含义,我们知道c表示一个引用,这个引用指向堆中的Child类的实例,说白了就是一个地址,这个地址指向堆中的Child的类的实例,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前面还有一个Father修饰这个c

我们都知道在c中有void类型的指针,而给指针前面限定一个类型就限制了指针访问内存的方式,比如char * p就表示p只能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地访问内存,但是int *p中p就必须四个字节四个字节地访问内存。

但是我们都知道指针是不安全的,其中一个不安全因素就是指针可能访问到没有分配的内存空间,也就是说char *虽然限制了p指针访问内存的方式,但是没有限制能访问内存的大小,这一点要完全靠程序员自己掌握。

但是在java的引用中Father不但指定了c以何种方式访问内存,也规定了能够访问内存空间的大小。

我们看Father实例对象的大小是占两行,但Child实例对象占三行(这里就是简单量化一下)。

所以虽然c指向的是Child实例对象,但是前面有Father修饰它,它也只能访问两行的数据,也就是说c根本访问不到Child类中的age!!!只能访问到Father类的age,所以输出40

结论:堆内存中,前面的地址上的内容和父类前面地址上的内容是一样的,由于Father 修饰的引用类型限制了其访问的长度,所有访问不到本类的成员变量。

而且我们注意两个类的方法表:

1551961200117

我们看到Parent的方法表占三行,Child的方法表占4行,c虽然指向了Child类的实例对象,而对象中也有指针指向Child类的方法表,但是由于c受到了Father的修饰,通过c也只能访问到Child方法表中前3行的内容!!!!

然而前面说过,在方法表的形成过程中,子类重写的方法会覆盖掉表中原来的数据,也就是Child类的方法表的第三行是指向Child.eat的引用,而不是指向Parent.eat(因为方法表产生了覆盖),所以c访问到的是Child.eat。也就是子类的方法!!!这种情况下,c是没有办法直接访问到父类的eat方法的。

结论,方法表中前n行和parent类中的前n行是一样的,因为要先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方法会被重写。子类的特有方法被放在后面。所以多态访问不到子类的特有方法。

所以,如果将该地址重新赋值给一个对应子类的引用(指针),Child c1 = (Child) animal;//对象的向下转型, 该引用(指针)就可以访问子类的特有方法和属性了。

接口的多态是通过 搜索方法表 的方式来确定一个类是不是该接口的实现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