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先进光刻理论与应用_半导体行业(三十九)——高级光刻工艺(一)...

本文探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纳米尺度下遇到的光刻问题,包括图形畸变、分辨率限制和表面反射等。介绍了4种曝光效应、双层光刻胶和双大马士革制程工艺,并讨论了抗反射涂层、反差增强涂层和染色剂对提高分辨率的作用。目前,化学放大光刻胶被视为推进光刻技术进入90nm节点的关键,但面临刻蚀线边缘粗糙等新挑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特征图形尺寸减小到纳米范围,伴随着更大直椏的晶圆,增大了对低缺陷密度的需求,增大了芯片密度和尺寸,已对芯片制造工业界挖掘各种传统工艺的潜能和开发新的工艺技术提出挑战。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达到纳米尺度电路遇到一些问题和现在的一些解决办法。包括后光学光刻技术的讨论,综合起来称为下一代光刻技术(NGL)。


接下来的小编将分段为大家展开介绍:

1.描述4种与曝光有关的效应,这4种效应都会引起光刻图形畸变。
2.描绘双层光刻胶工艺的截面流程图。
3.描绘双大马士革制程工艺的截面流程图。
4.列举两种平坦化技术。

5.说出图像反转工艺的优点。
6.捲述抗反射涂层,反差增强涂层和光刻餃染色剂是怎样改进分辨率的。
7.识别光刻掩模版的薄膜部分并能讲出它对光刻工艺的贡献。

dd89ec58fb178677edce741fa7e50f01.png

一、VLSI/ULSI集成电路图形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之前我们详细描述的10步图形化工艺是单层光刻胶成像的基本工艺。这对于中规模(MSI)、某些简单的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VLSI)集成电路是完全适用。然而,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集成电路要求的特怔图形尺寸越来越小,缺陷密度越来越低,这些基本光刻工艺已经明显显出其局限性。基本光刻工艺在亚3微米技术代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并在亚微米工艺时代变成关键问题。存在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