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python坡度计算_ArcGIS坡度计算

本文介绍了坡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比法和度数法,并详细讲解了ArcGIS中如何使用Python进行坡度计算,涉及到Z因子的重要性及在不同测量单位下的应用。还提及了在球面坐标系中正确设置Z因子以避免输出异常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坡度。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

(1)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2)度数法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

通常,将坡度分为五级:

1级:坡度≤2度

2级:2<坡度≤6度

3级:6<坡度≤15度

4级:15<坡度≤25度

5级:坡度>25度

ArcGIS中的坡度计算工具:

1783922-20200425231053826-1860347353.png

1783922-20200425232749549-578291084.png

Z 因子

z 单位与输入表面的 x,y 单位不同时,可使用 z 因子调整 z 单位的测量单位。计算最终输出表面时,将用 z 因子乘以输入表面的 z 值。

如果 x,y 单位和 z 单位采用相同的测量单位,则 z 因子为 1。这是默认值。

如果 x,y 单位和 z 单位采用不同的测量单位,则必须将 z 因子设置为适当的因子,否则会得到错误的结果。例如,如果 z 单位是英尺而 x,y 单位是米,则应使用 z 因子 0.3048 将 z 单位从英尺转换为米(1 英尺 = 0.3048 米)。

下面是如何确认z因子的方法说明:当输入的栅格数据是球面坐标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