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坡度。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
(1)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2)度数法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
通常,将坡度分为五级:
1级:坡度≤2度
2级:2<坡度≤6度
3级:6<坡度≤15度
4级:15<坡度≤25度
5级:坡度>25度
ArcGIS中的坡度计算工具:
Z 因子
z 单位与输入表面的 x,y 单位不同时,可使用 z 因子调整 z 单位的测量单位。计算最终输出表面时,将用 z 因子乘以输入表面的 z 值。
如果 x,y 单位和 z 单位采用相同的测量单位,则 z 因子为 1。这是默认值。
如果 x,y 单位和 z 单位采用不同的测量单位,则必须将 z 因子设置为适当的因子,否则会得到错误的结果。例如,如果 z 单位是英尺而 x,y 单位是米,则应使用 z 因子 0.3048 将 z 单位从英尺转换为米(1 英尺 = 0.3048 米)。
下面是如何确认z因子的方法说明:当输入的栅格数据是球面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