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SPSSAU:验证性因子分析如何使用?),初步介绍了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功能及应用场景。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具体了解一下,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操作步骤以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1、背景
当前有一份215份的研究量表数据,共由四个因子表示,第一个因子共5项,分别是A1~A5;第二项因子共5项,分别是B1~B5;第三个因子共4项,分别是C1~C4;第4个因子共6项,分别是D1~D6。
现希望验证此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并且希望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2、分析步骤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步骤大致可分为四步,分别是:模型构建、删除不合理测量项、模型MI指标修正和模型分析。模型构建
即将因子与测量项对应关系放置规范;在进行CFA分析前一般需要进行EFA,清理掉对应关系出现严重偏差的测量项删除不合理测量项
如果因子与测量项间的对应关系出现严重偏差,此时可考虑删除某测量项;也或者某测量项与因子间的载荷系数值过低(比如小于0.5),说明该测量项与因子间关系较弱,需要删除掉该测量项模型MI指标修正
如果模型拟合指标不佳,可考虑进行模型MI指标修正【SPSSAU默认提供MI大于20,MI大于10,MI大于5,和MI大于3共四种模型修正方式】最终模型分析
3、操作
本例子中的量表共分为四个因子,暂不进行模型MI修正,放置如下:SPSSAU:验证性因子分析
4、SPSSAU输出结果
SPSSAU共输出6个表格,各表格对应解释说明如下:输出结果汇总
表1 CFA分析基本汇总表格表1 CFA分析基本汇总表格
从上表可知,本次针对共4个因子,以及20个分析项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分析。本次分析有效样本量为215,超出分析项数量的10倍,样本量适中。CFA分析建议样本量至少为测量项(量表题)的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