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固态硬盘价格逐渐亲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换掉了速度缓慢的机械硬盘用固态硬盘来进行数据的存储

最近也有小伙伴在询问:
# 怎么选择固态硬盘?
大多数人在选择固态硬盘的时候只关注品牌、容量,对固态硬盘速度为什么快质量是否有差别什么的,知之甚少。今天,借此机会就跟大家聊聊固态硬盘的
闪存颗粒那些事!01固态硬盘的组成固态硬盘的英文是 Solid State Disk 或 Solid State Drive,因此简称 SSD,是用
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与传统的机械硬盘不一样,固态硬盘是用
NAND 闪存颗粒来储存数据的,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一是负责指挥的
控制单元(主控);二是负责存储数据的
存储单元(闪存颗粒);部分固态硬盘还有缓存。优点是比机械硬盘
更轻薄,运行时
更安静,读写
速度快,不怕震动,
信息更安全。
主控,相当于固态硬盘的大脑,主要用来合理调配数据到各个存储单元上,同时作为内存和硬盘之间的中转站。
缓存,是用来辅助主控进行数据处理的部分。不过,有些固态硬盘为了节省成本,会省去缓存芯片。
闪存,相当于固态硬盘的仓库,用来存储数据。02闪存颗粒有什么区别?

NAND Flash 闪存芯片根据电子存储单元的密度差异,分为
SLC、MLC、TLC以及
QLC。若把固态硬盘当做仓库,那存储单元就是一间间库房。
SLC:全称 Single-Level Cell,又称单层单元,每单元存储1bit信息,可以理解为,这间库房只放一件物品;
MLC:全称 Multi-Level Cell,称双层单元,每单元存储2bit信息,顾名思义,这间库房中要放两件物品;
TLC:全称 Trinary-Level Cell,则称三层单元,每单元存储3bit信息,好比要往库房中放三件物品;
QLC:全称 Quad-Level Cell,每单元存储4bit信息,好比要往这间库房中放四件物品。众所周知,房间中放的东西越多,找起来越麻烦,类比到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中也是这样,因此,理论上来说,
读写速度方面:SLC>MLC>TLC>QLC。
除此之外,闪存颗粒的类型还会影响固态硬盘的寿命。固态硬盘的寿命受到擦写次数的限制,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P/E就是闪存的寿命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闪存颗粒)类型擦写次数也不同:
SLC:大约1万-10万次的擦除寿命;
MLC:大约5千-1万次的擦除寿命;
TLC:大约3000次的擦写寿命;
QLC:大约500-1000次的擦写寿命。因此,
数据稳定性方面:SLC>MLC>TLC>QLC。当然,性能与造价往往成正比,SLC虽然性能最好,但造价也最贵,因此,
若按价格排序,同样是:SLC>MLC>TLC>QLC。不过,小伙伴也不用过多担心,即便QLC闪存真的只有500次P/E寿命,以1TB容量的硬盘为例,每天日常使用的写入量大概是20GB。再夸大一点算作50GB,写入放大率算作2.0,那么1TB容量的QLC硬盘可以使用的时间=500x1000/(2x50x365)=13.7年,足够日常使用了。

03
总结四种闪存颗粒类型的对比如下图:

对于闪存颗粒,大家在购买时可以适当关注,有些固态硬盘的产品介绍中避开了闪存颗粒的类型,这没办法,但产品若写明了闪存类型(如下图),请大家尽量选择TLC的固态硬盘,若选QLC,则尽可能选择大容量的,毕竟固态硬盘的容量大了,不仅能存储更多的数据,寿命也会更长。



青春无畏,轻装前行,惠普星青春版新品来袭~

让你的固态硬盘“6”到飞起,我再教你几招!

如何将系统迁移到新装的固态硬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