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神: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96861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全世界都把自己的纸币面额设成1、2和5这三个数字?
这么选择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背后有什么秘密吗?其实答案没有什么太高深的,就是“简便”而已。因为人类经过多年的进化,形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那就是尽量将复杂的分解为简单的问题,比如:人们就发现虽然事物的价格千千万,我们总是可以用几种简单的数字叠加起来。而1、2和5这三个数字恰恰是10进位制里面最简便的组合。
为了“简单”而进行“分解”,为了更好的“分解”,人类又发明了“正交”的概念。何谓正交呢,它其实脱胎于“垂直”而又有更丰富的内涵。我们知道在垂直坐标系中,三个坐标轴的相互垂直的,这样的好处是各个轴向之间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当然,这些描述都是定性的,对于严谨的数学家和工程师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于是,又有一个新的概念引入了:“内积”,当内积为零的时候,两个量就是正交的。
整理一下我们的思路:我们想要“简单”,要进行“分解”,想要更好的“分解”,要进行“正交化”,想要定量描述“正交化”,规定“内积”为零为“正交”。总的逻辑是这样的:简单→分解→正交→内积。
说了这么多,这和傅里叶分析有什么关系?现在我要告诉大家:傅里叶分析就是进行“正交分解”,不理解细节没关系,领会到了这个概念,就理解一半了。为了严谨(实际上很不严谨^_^),我们需要将逻辑关系反过来,先从内积说起。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里面,任何一个坐标轴的方向上长度为 的向量称之为一个基,相互垂直的基称之为正交基:
代表
轴的基,
代表
轴的基,
代表
轴的基。假设
,
,
规定内积为:
一个很简单的结论: ,说明任意两个基确实是正交的。
,说明向量与自己的内积是一个常数。那如何表示任意一个向量呢?比如
在线性代数里面,我们是这么做的:
(1)
(2)
(3)
于是, ,相信得出以下结论是很容易的:内积相当于一种“投影”操作,任意向量与基之间的内积就是该向量在基所在方向的投影,内积的结果就是系数。
前面我们说的“基”都是常数,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生活在三维的世界里,我们教材里面从初中就开始介绍这些东西,再熟悉不过了。下面我们要对上面的讨论稍微进行扩展,大家会看到将会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假如基不再是一个向量,而是一个函数,会有什么结果?比如我们如果假设 是两个函数,并且规定内积定义为:
,(其中
表示共轭的意思,是为了在复数域中计算方便而引入的)。我之前写的帖子: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17763
以及: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02967
介绍了自然常数 以及复指数
神奇特性。我们不妨将
代入
,看看会出现什么。假设
,
,则
的内积为:
当 时,细心的同学可能注意到,这个积分是无穷大,这个没关系,在广义函数里面这是允许的,为了不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暂不细说,我们用一个符合来表示这个积分的结果:
。
当 时,上面的积分等于多少呢?在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02967
里面,我们介绍了 本质上是一个运动的单位圆。
x=linspace(0,2*pi,50);%0到2pi之间均匀布置50个点;
n=5000;%此处可将n设成20,50,500或其他
e_ix=(1+x*1i./n).^n;
compass(e_ix);
figure;
polarplot(e_ix);
若 ,
就是一个绕原点旋转的单位圆啊,由于对称性,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
,等等,内积等于零?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正交啊,这说明
在这种内积的定义下是一族正交基啊,更深刻的数学知识可以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它不仅是正交的,还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任何函数都可以用
叠加出来。
(4)
这个式子的含义为:在一定条件下,任意函数( )都可以由完的正交基
叠加而成,每个正交基对应的系数为
。(
的引入是为了计算方便,傅里叶变换有多种形式,也有不带
,这里采用了最通用的形式)。
根据公式(1、2、3),系数 可以由内积计算而来:
(5)
因此,傅里叶变换的本质可以看成是正交分解: 和
求内积的时候,
中只有频率为
的分量才会有内积的结果,其余分量的内积为0,积分值是时间从负无穷到正无穷,可以看成是
整个信号在
上的投影,只要给定一个频率
,都会对应一个系数
来。
公式(5)称之为傅里叶变换,公式(4)称之为傅里叶逆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