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写好运行的程序比作战场,码农就是指挥作战的将军,所写的代码可以理解为士兵和武器。
那么数据结构和算法是什么? “兵法”
如果不看兵法,上前线肉搏也有机会胜利,即便是胜利,可能也会付出惨痛代价。
我们写程序也是,没有看过数据结构与算法,有时候面你问题可能没有任何思路,程序运行的效率也不能保证。总之,数据结构和算法是算法工程师的基本功。不会数据结构的小白第一天学习,希望以后可以从小垃圾变成会算法的小菜菜,哈哈哈哈哈,我的目标是掌握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先从一个小例子开始
# 如果a+b+c=1000,且a^2+b^2=c^2 (a,b,c为自然数),如何求出所有的a,b,c可能的组合
#先来看一下最笨的方法——枚举法
import time
tic = time.time()
for a in range (0,1001):
for b in range (0,1001):
for c in range(0,1001):
if a+b+c == 1000 and a**2 + b**2 == c**2:
print("a, b, c: %d, %d, %d" %(a,b,c))
toc = time.time()
print("time:"+str(1000*(toc-tic))+"ms")
运行结果如下:
算法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
算法的五大思想:
输入:算法具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 输出:算法至少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 有穷性:在有限的步骤解决问题,并不会无限循环,会自动结束,并且每一步算法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 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都是可行的
- 确定性:解决问题思路,每一个步骤都有确定的含义,不会有二义性
第二次尝试改进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a in range(0,1001):
for b in range(0,1001):
c = 1000 - a - b
if a**2 + b**2 = c**2:
print("a ,b ,c: %d, %d, %d" %(a,b,c))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time: %d" % (end_time - start_time))
print("finished")
运行结果如下:
与第一次尝试的思想有所差别,第一次要把三个数a,b,c都去试一遍,第二次只需要试两个数,
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算法。类似于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道路崎岖坎坷,有的却异常平坦。算法和算法之间的效率会有差别。
问题来了,对于不同的算法,怎么去衡量其中的差别?(算法效率衡量)
执行时间反应算法的效率:
上述两部分代码都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但是执行所用的时间差距悬殊。因此,实现算法程序的执行时间可以反应出算法的效率,即算法的好坏。
但是用时间来衡量算法效率是客观有效的吗?答案是:不一定,不是很客观,执行时间的长短是直接由计算机环境(硬件和操作系统)影响的。
单靠运行时间来比较算法的好坏并不一定客观准确!如何评价算法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