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法及变形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已排序且含有空字符串的数组中查找指定字符串的方法。通过实现一个特殊二分查找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处理数组中出现的空字符串情况,并返回目标字符串的位置。

给定一个已经排好序的字符串数组,空字符串散布在该数组中,编写一个函数寻找一个 给定字符串的位置。

public static int getIndex(String[] strs, String str){
    if (strs == null || strs.length == 0 || str == null) {
        return -1;
    }
    int start = -1;
    int end = strs.length;
    int i = 0;
    while(start + 1 < end){
        int mid = start + (end - start) / 2;  //此写法和防止相加越界
        if(strs[mid] != null){
            if (strs[mid].compareTo(str) < 0) {
                start = mid;
            }else{
                  end = mid;
                          }
        }else{
            i = mid; //用i记录当前mid位置,然后往左边找第一个不为null的字符
            while(strs[i] == null && --i >= start+1);
            if (i < start+1 || strs[i].compareTo(str) < 0) {
                start = mid;
            }else{
                                   end = i;
            }
         }
      }
          if (start+1 >= strs.length || !strs[start+1].equals(str)) {
                        return -1;
                 }
          return start+1;
    }
参考资源链接:[《计算方法》课后习答案详解:有效数字、误差分析与二分法应用](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jajuwx9dsm?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在应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根时,合理确迭代次数以满足特的误差限要求是提高计算效率和确保结果精度的关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它基于连续函数的中值理,通过不断缩小包含根的区间来逼近方程的根。每次迭代将区间缩小一半,因此迭代次数n与满足误差限ε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n\nε <= (b-a)/2^n\n\n其中,(b-a)是初始区间的长度,ε是误差限。通过变形可以得到迭代次数的计算公式:\nn >= log2((b-a)/ε)\n\n这表明,为了达到给的误差限ε,我们需要的迭代次数至少是log2((b-a)/ε)向上取整的结果。例如,如果初始区间长度为1,误差限为0.00005,那么所需迭代次数至少为log2(1/0.00005)向上取整,大约为17次。\n\n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迭代次数必须是整数,我们通常会多进行一次迭代以确保误差限的要求。此外,通过编写或使用数值计算软件,可以自动化这一过程,并动态调整迭代次数直到满足误差限为止。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在使用二分法求解方程根时,迭代次数合理地满足特的误差限要求。 参考资源链接:[《计算方法》课后习答案详解:有效数字、误差分析与二分法应用](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jajuwx9dsm?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