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发编程中,公平锁(Fair Lock)和非公平锁(Non-Fair Lock)是两种不同的锁策略,它们控制多个线程争用同一个锁时的行为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线程获取锁的顺序和优先级。
1. 公平锁(Fair Lock)
公平锁的策略是保证线程获取锁的顺序遵循请求锁的顺序,也就是说,按照“先来先得”的原则来获取锁。公平锁确保了每个请求锁的线程都能按照它们请求锁的顺序逐个得到锁,避免了线程饥饿(starvation)的问题,即避免某些线程永远无法获取锁。
特点:
- 顺序性:线程获取锁时会按照请求的顺序(FIFO,先进先出)来排队。
- 避免线程饥饿:公平锁避免了某些线程长时间无法获得锁的情况。
- 性能开销:由于线程需要按照顺序获取锁,公平锁可能会引入额外的性能开销(例如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和锁的竞争)。
示例:
在 Java 中,使用 ReentrantLock
创建公平锁时,可以通过构造函数的参数指定: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 公平锁
在这种情况下,线程会严格按照请求的顺序获得锁。
2. 非公平锁(Non-Fair Lock)
非公平锁的策略允许线程在竞争锁时不按照严格的顺序,而是可以“插队”。也就是说,如果锁已经被某个线程占用,其他线程可以尝试获取锁,即使它们没有排在最前面。非公平锁有时会让某些线程在请求锁后立刻获得锁,而不等待前面排队的线程。
特点:
- 无序性:线程获取锁的顺序不保证是按照请求的顺序,可能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