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海纳百川:HTTP的实体数据

本文深入探讨了HTTP协议中的实体数据,包括数据类型与编码、MIME类型、Content-Type与Accept头字段的使用,以及内容协商的概念。讲解了如何通过MIME类型标识HTTP响应体的数据类型,并介绍了常见的数据类型如text/html、image/jpeg等。同时,文章提到了数据编码如gzip、deflate等,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如何通过Accept-Encoding和Content-Encoding进行内容协商。此外,还涉及了语言类型、字符集和内容协商的质量值,帮助理解HTTP如何处理不同语言和编码的数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我要与你分享的话题是“海纳百川:HTTP 的实体数据”。

这一讲是“进阶篇”的第一讲,从今天开始,我会用连续的 8 讲的篇幅来详细解析 HTTP 协议里的各种头字段,包括定义、功能、使用方式、注意事项等等。学完了这些课程,你就可以完全掌握 HTTP 协议。

在前面的“基础篇”里我们了解了 HTTP 报文的结构,知道一个 HTTP 报文是由“header+body”组成的。但那时我们主要研究的是 header,没有涉及到 body。所以,“进阶篇”的第一讲就从 HTTP 的 body 谈起。

数据类型与编码

在 TCP/IP 协议栈里,传输数据基本上都是“header+body”的格式。但 TCP、UDP 因为是传输层的协议,它们不会关心 body 数据是什么,只要把数据发送到对方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而 HTTP 协议则不同,它是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到达之后工作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半,还必须要告诉上层应用这是什么数据才行,否则上层应用就会“不知所措”。

你可以设想一下,假如 HTTP 没有告知数据类型的功能,服务器把“一大坨”数据发给了浏览器,浏览器看到的是一个“黑盒子”,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当然,它可以“猜”。因为很多数据都是有固定格式的,所以通过检查数据的前几个字节也许就能知道这是个 GIF 图片、或者是个 MP3 音乐文件,但这种方式无疑十分低效,而且有很大几率会检查不出来文件类型。

幸运的是,早在 HTTP 协议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了针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过它是用在电子邮件系统里的,让电子邮件可以发送 ASCII 码以外的任意数据,方案的名字叫做“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韩淼燃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