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 常说的“四层”和“七层”到底是什么?“五层”“六层”哪去了?

本文从HTTP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TCP/IP和OSI网络分层模型,解释了“四层”与“七层”负载均衡的含义。TCP/IP协议栈包括链接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而OSI模型则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在实际工作中,四层负载均衡主要基于TCP/IP协议特性,如IP地址和端口号;七层负载均衡则关注应用层,解析HTTP报文进行转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上一讲中,我简单提到了 TCP/IP 协议,它是 HTTP 协议的下层协议,负责具体的数据传输工作。并且还特别说了,TCP/IP 协议是一个“有层次的协议栈”。

 

在工作中你一定经常听别人谈起什么“四层负载均衡”“七层负载均衡”,什么“二层转发”“三层路由”,那么你真正理解这些层次的含义吗?

网络分层的知识教科书上都有,但很多都是“泛泛而谈”,只有“学术价值”,于是就容易和实际应用“脱节”,造成的后果就是“似懂非懂”,真正用的时候往往会“一头雾水”。

所以,今天我就从 HTTP 应用的角度,帮你把这些模糊的概念弄清楚。

TCP/IP 网络分层模型

还是先从 TCP/IP 协议开始讲起,一是因为它非常经典,二是因为它是目前事实上的网络通信标准,研究它的实用价值最大。

TCP/IP 当初的设计者真的是非常聪明,创造性地提出了“分层”的概念,把复杂的网络通信划分出多个层次,再给每一个层次分配不同的职责,层次内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就好,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一个“大麻烦”拆分成了数个“小麻烦”,从而解决了网络通信的难题。

你应该对 TCP/IP 的协议栈有所了解吧,这里我再贴一下层次图。

TCP/IP 协议总共有四层,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层需要下层的支撑,同时又支撑着上层,任何一层被抽掉都可能会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韩淼燃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