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终端:用户与主机交互,必然用到的设备:
物理终端:直接接入本机的显示器和键盘:/dev/console
虚拟终端:附加在物理终端之上的以软件方式虚拟实现的终端。CentOS 6默认启动6个虚拟终端
Ctrl+Alt+F#:[1-6]
图形终端:附加在物理终端之上的以软件方式虚拟实现的终端。但额外会提供桌面环境
设备文件路径:/de/tty#
模拟终端:
图形界面下打开的命令行接口,基于ssh协议或telnet协议等远程打开的界面
设备文件:/dev/pts/# [0, oo)
串行终端:
/dev/ttyS#
查看当前的终端设备:tty
-s:查看终端是否存在,存在就return 0
2. echo
echo [-neE] [arg ...] # display a line of text
-e enable interpretation of backslash escapes#支持反斜线的转义符
\n
\t
\033[
单个数字:控制字体
3#:#是一个数字,3表示控制其前景色
4#:#是一个数字,4表示控制其背景色
组合使用,彼此间使用;分隔
m:是固定格式
\033[0m:控制符的功能至此结束
3. startx:启动图形界面
startx &
startx -- :2 & #指定在2上启动图形界面
4. export:用于定义变量(在此shell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shell有效)
usage: export [-fn] [name[=value] ...] or export -p
查看:export
定义:export VAR_NAME=VALUE
导出:export VAR_NAME
5. pwd:print name of current/working directory
-L, --logical use PWD from environment, even if it contains symlinks
-P, --physical avoid all symlinks
6. history
保存的条数:
环境变量:HISTSIZE
用户退出时的持久保存位置:
环境变量:HISTFILE,通常默认为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_history
此文件中可保存的最大数目:
环境变量:HISTFILESIZE
用法:
history N: 显示最近的N条,包括当前命令自身;
history -c: 清空命令历史
history -d offset: 删除指定的偏移处的命令条目
history -a [/path/to/some_history_file]: 将当前会话中的命令历史写入指定文件
调用历史中的命令:
!#: #是一个数字,重复执行第#条指令:
!!: 执行上一条命令
!string
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
ESC, .
Alt+.: 只在某些终端下面好用
控制命理师的记录方式:
环境变量: HISTCONTROL
ingnoredups: 忽略重复的命令;连续且相同方为“重复”;
ignorespace: 忽略所有以空白开头的命令;
ignoreboth: ingnoredups,ignorespace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zhangke0516/18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