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置和修改网络参数
相对于Linux而言,Solaris 的网络设置或修改要麻烦一些。请照下面的步骤来设置或修改网络参数:
1.1 查看接口的名字:
lo0: flags=2001000849<up,loopback,running,multicast,ipv4,virtual> mtu 8232 index 1
inet 127.0.0.1 netmask ff000000
iprb0: flags=100084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ipv4> mtu 1500 index 2
inet 192.168.2.16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68.2.255
ether 0:e:c:9b:cc:80
上面的输出可以看出网络接口的名称为iprb0。
1.2 打开文件/etc/hostname.iprb0,查看对应主机名。本例中只有一个名字sery。
sery
1.4 修改文件/etc/netmasks,其形式如下:
# masks with ip network numbers.
#
# network-number netmask
#
# the term network-number refers to a number obtained from the internet netwo
rk
# information center.
#
# both the network-number and the netmasks are specified in
# "decimal dot" notati e.g:
#
# 128.32.0.0 255.255.255.0
#
192.168.2.0 255.255.255.0 //这行是手动添加的
1.5 修改文件/etc/defaultrouter,设置默认网关。只能设置一个默认网关,否则发生混乱。例如:
192.168.2.254
vi /etc/resolv.conf 设置dns
添加 nameserver 202.106.0.20
nameserver 202.106.196.115
vi /etc/nsswitch.conf
修改 hosts: files dns
1.8 验证一下网络配置。看是否正常。
二、一些准备工作
为了后面的操作更容易和方便,还需要安装一些软件(如wget)以及对环境变量的路径做些更改。
2.1 安装软件包wget
2.2 设置环境变量之路径
make command not found
/usr/bin:/usr/sbin:/usr/local/bin:/usr/local/sbin:/usr/ccs/bin:/usr/openwin/bin:/usr/sfw/bin
修改文件/etc/profile,把上面的输出行追加到文件,保存后运行如下命令使环境变量的修改生效:
make: fatal error: no arguments to build
三、Web服务Apache
到目前为止,web服务仍然是internet上数量最大的网路服务。有为数众多的web服务器软件,但出于领导地位的当属开源软件apache,它占据了web服务器70%以上的份额。
3.1 取得apache的安装包
四、MySQL数据库服务
mysql数据库是一个在linux下很受欢迎的数据库服务器,对于solaris 10这个操作环境,mysql也是支持的-mysql有针对solaris平台的安装包,在本案中,我们采用mysql的二进制源码来安装。
4.1 下载源码安装包。# wget http://mysql.easynet.be/downloads//mysql-4.1/mysql-4.1.21.tar.gz
4.8 启动mysql服务. #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提示:mysql的某些版本如mysql-standard-5.0.18-linux-i686-glibc23.tar.gz不需要配置、编译、安装这些过程,解包解压后直接初始化数据库。
五、NFS(网络文件系统)
前面的两个网络服务都是第三方提供的开源软件,但nfs(network file system)却是sun公司自家东西。由于nfs已经被默认的安装到solaris 10,因此不需要手动安装它。笔者曾尝试安装二进制源码的nfs包,但花费了很多精力却不太如愿。
# share -F nfs rw=192.168.10.0/24 /export/home/sery //把目录/export/home/sery开放给网段 192.168.10.0 共享,该网段的用户对共享目录具有读写权限。
# mount -f nfs 192.168.10.20:/export/home/sery /mnt/nfs //把远程服务器192.168.10.20的目录/export/home/sery挂接到本机目录/mnt/nfs上
在客户端执行挂接操作时,应使用root帐号来进行,但这个root对于远程nfs服务器的共享目录而言,它仅仅是nfs服务器的低权限帐号(nobody:x:60001:60001:nfs an access user:/:),因此还得在 nfs服务器端给id为60001的帐号读写权限才可以在客户端读写这个挂接目录,这个是很容易被初学者忽略的地方,也是为什么不能正确执行mount挂接的直接原因,请记住:系统权限一定大于应用程序的权限。
在设置共享目录的那步,如果solaris 10重新启动以后,配置就不再有效了,为了让配置一直有效,需要把它写到文件里。solaris10的文件路径是 /etc/dfs/dfstab(linux系统是 /etc/export),把需要共享的命令行添加到文件中即可。
二、 启用root登陆ssh
a)开放root登录权限,修改/etc/default/login文件,注释掉其中的:CONSOLE=/dev/console;
b)在/etc/ssh/sshd.conf文件中,将PermitRootLogin no改为PermitRootLogin yes;
c)重启Solaris或者sshd服务; svcadm restart svc:/network/ssh:default
三、 安装bash
注:一定要是系统管理的权限root,否则安装会出现其他用户不可使用的或无效的shell
①、下载bash文件到/目录 ftp://ftp.sunfreeware.com/pub/fr ... sol9-sparc-local.gz
②、解压 gunzip -f bash-2.05-sol9-sparc-local.gz
③、 生成.local的文件,我们用: pkgadd -d xxx.local来安装 pkgadd -d bash-2.05-sol9-sparc-local当前目录下安装并且按照缺省的路径来安装,期间要新建一些目录按y就行.
④、修改用户的shell /etc/passwd 最后重新启动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