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朋友对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应该都不陌生。
NASA堪称“外太空”、“高尖精科技”、“英雄主义情怀”的代名词。
但今天想要和大家聊的此NASA,非彼NASA。
小道消息:不久前,在一次动员了集团2万名工程师、数百位科学家的技术峰会上,马云宣布,将建立阿里巴巴的“NASA”,以担当未来的责任。
线人爆料:阿里的这项长久技术战略,是希望借“NASA”之名传达出一种普世价值的理想愿景。从公布的海报中可以看出,NASA中的第一个“A”即指代“阿里巴巴”。
一向“脚踏实地”的阿里,为何开始仰望星空了?阿里“NASA”究竟要搞什么大事情?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与信息安全息息相关的量子加密——下一个五年技术与商业追逐热点,会是阿里NASA“很大一盘棋”的重要一步。
3月29日,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云公布了云上量子加密通讯案例——网商银行采用量子技术在专有云上完成了量子加密通讯试点。
阿里云也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可以提供量子加密信息传送服务的云计算公司,也是最安全的网络服务提供者。
如何把一组绝密的银行业务数据从一地传往另一地?很简单,跟把大象关进冰箱一样,只需三步:加密、传输、解密。
那么,如何确保数据的万无一失?更简单,采用绝对安全的加密技术。
目前最牢不可破的加密方法是什么呢? 量子加密。
如何让更多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以可承受的价格,用上这种绝对安全的加密方式?
天边飘来一个字:云。
要知道,作为安全等级最高的加密技术,量子加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目前,量子通信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大国争相追逐的目标。但由于成本昂贵,此前仅用于个别科学实验。
NASA计划的第一步,正是推动这项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成为普惠科技,实现大规模产业应用。
遥望太平洋的那头,NASA和美联航可能都不能带你上天,但就在我们的身边,阿里正迫切地以“科技”的新身份,开启一场能确保阿里保持持续科技优势的星辰大海的“远征”。
你来不来?
事实上,“量子”这个烧脑名词,并非第一次出现在阿里的战略中。
早在2015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和中国科学院的潘建伟院士,就启动了“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项目。它要做的,是一件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的事:用10-15年时间,研发下一代的超快量子计算机。它的计算速率可达到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2号”的百亿亿倍。
该项目揭牌后不久,阿里云与中国科学院旗下的国盾量子联合发布了量子加密通信产品——量子加密通道。
听不懂?没关系。
你只需知道,不远的将来,如果需要高等级的安全信息传送服务,如果对密钥量和带宽有特定需求,又或者,你只是想给爱人写一封秘密的小情书,都能依托“绝对安全”的量子通讯技术,飞上云端,然后稳稳落地。
“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和付出来做更有永恒价值的事,这样的人很少很少。”量子计算实验室成立之初,潘建伟院士如是说。
科技创新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无声之战。而当你开始感受到它带来的普惠和便利,领航者们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