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样才叫看书?(节选)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图书馆高效学习的经验,包括如何挑选书籍、制定阅读计划以及保持专注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上大学时看到有人说过一句话,”在学校要好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等你工作以后哪有这么大的图书馆给你用啊!” 当时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刻,但遗憾的是,那时并不会泡图书馆,也没有那么深得意识到图书馆的资源是多么得难能可贵。很多真相都是工作以后才后知后觉的,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认知永远都是只局限于眼前,几年以后回头想想以前的想法只会感到当时是如此幼稚和缺乏思考。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书籍一般都比较贵,靠完全买书去提高技术,成本上实在太高。还有一个事实要承认,买来的很多书都想不起来看。在买书时,往往我们都会有一种冲动,并且有一种心理在作祟——我得到了这本书,就学到了这门技术! 于是,在这样的冲动之下,花了很多冤枉钱买了很多书成了摆设,而技术却没有半点长进。

所以关于买书,我有两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1、能不买就不买。 这不是说鼓劲大家不读书,反而是为了更有效的读书。古人早就给我们总结了“书非借不能读”,已经是自己的书往往不想读,自认为书就一直在那,我什么时候想读都能读啊,于是一直没有读。而借来的书,因为有期限要还给人家,你就不得不抽出点时间来把它读完,这样才是真的去读了。并且,如果你是按照上面的流程图中画的那样作了笔记的话,这本书你虽然形式上是还了,但你却真正的拥有了这本书,永远的拥有了。

2、三思而后买。 如果这本书你周围借不到,你又想读的话,请在买书之前给自己几天时间的准备。准备什么呢?你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一下这书的内容,质量,评价等等,并且能列出这书非买不可的几个理由,计划一下你拿到这书后的阅读计划等等。为什么要作这些准备呢,这其实是在强化你读书的动机,动机越强你读书的动力越大,效果也越好,那这本书才不会白读,更不会白买。我给自己的硬性规定是,从我有买书想法的那天起,往后推一周的时间,如果我还是很想买,那就毫不犹豫的出手了!

对我们程序员来说,图书馆仍然是最好的资源,不但全面而且免费,还能既定一个期限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一举N得。我是爱泡图书馆的,而且经常是从早泡到晚上关门,有时是去图书馆的书,有时候也只是看自己的书,因为图书馆里环境最能让人心静下来,学习看书的效率都很高。不过,我也常常碰到很多过来看书但是明显是瞎看的读者,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在浪费时间。举几例:

1、没有看书的重点,从书架上一取就是五六本,甚至十几本,这时的心理好像是“我拿的多,看的多,学的多,知道的就多”,其实这是完全自欺欺人的。《上篇》中提到了,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里,你是不可能把每本书都看过来的,你的生命太有限了。像这些取书的人,最后只能是翻翻这个,再翻翻那个,每一本书都不会看超过五分钟,最后原原本本又抱回来了,白白浪费了生命中的几十分钟,却还感到莫名的充实。。。。  我的方式是只取一本,并且这一本一定是我之前在豆瓣上查看过相关评论的,我认为这本书值得去读才去拿来读的,并且,如果这本书真的是好书,是一定要一口气看完的,绝不中途去抓另一本书来看,这会严重的影响理解的连续性。

2、小情侣一起来看书的,完全是浪费时间,并且也影响他人。因为两个人一起来的就会有一种“说话有底气”的心理,所以坐在那就会不自觉的聊天说话,而不顾周围人的感受,这样的读者我也很不喜欢。

3、到图书馆来玩手机的。这部分人很多,抱一堆书过去,然后拿出手机来上网发短信听歌的,也许是把书当成了一种心理安慰。这种人也是不应该出现在图书馆的。

这其实就是一个动机的问题,动机不纯永远也不可能作到专注。当然,也不能要求人人都有这种专注的性格,也许人家就是来休闲消遣的,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也没错。 对于我来说,因为图书馆离住处不是很近,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成本到达那个地方,所以,我会对在那的每一分钟都比较珍惜,都是自己选择的嘛,总得为自己负点责嘛。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leejun2005/blog/7509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