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在图书馆看到Martin Fowler这本书《Refactoring: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Existing Code》,正好最近在重构我的代码,好好读读。我会边读,边记录我的感想。
1. 方法应该放在操作对象的定义里面,提高可重用性 - 封装的意义就在于此
2. 取个有意义的名字,提高可读性。如果你发现很难去一个这样的名字,那说明这个类或者方法没有简单而又明确的职责,需要继续重构。起名字的时候,如果能把参数考虑进去,读起来很顺有很简练就好了,比如Long.valueOf(String aString), 一看就知道是获取aString的long值,不要用Long.valueOfString(String aString), 冗余了。参数比较少的时候方法的名字就更好起,方法的责任也很明确。
3. 保持较小的方法和类,提高可控制行性。太大的类或者方法或让你很难发现其中的逻辑缺陷,难以把控。人的大脑运行时内存是有限的,要保住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个类或者方法是干嘛的。
待续...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ctomentoring/81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