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分析专利概况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Derwent专利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及分析。通过将数据导入CiteSpace并设置适当的节点类型,可以对特定时间段内的专利进行聚类分析。以Google为例,展示了1999-2009年间其专利的主要分类,揭示了该公司在此期间的技术关注重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输入数据要求:Derwent专利数据格式。

第一步:格式转换:CiteSpace:Data〉Import/Export〉Derwent*

第二步:建立一个新Project。

第三步:选择节点类型,如Category。

下图根据Google在1999-2009年之间申请的专利中的主要分类聚类。标签取自专利标题中的名词短语。专利最多的类别分别关于query(聚类#10)和removing phrase distortion (聚类#32)。

16190735_8V6B.png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649-433660.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陈超美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1462678/blog/531065

### CiteSpace 使用教程 #### 启动与安装 CiteSpace是一款用于科学文献分析与可视化的工具,能够帮助用户深入挖掘文献数据,揭示研究热点和趋势[^2]。为了使用该软件,需先完成下载与安装过程。具体步骤可参照官方指南或访问相关网站获取最新版本的安装包[^1]。 #### 导入数据源 导入合适的文献数据库对于后续的数据处理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支持多种格式文件输入,如Web of Science (WoS),Scopus等平台导出的结果可以直接被加载至程序内进行解析[^4]。确保所选数据集覆盖了目标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并经过适当筛选以提高效率。 #### 关键词提取与共现网络构建 通过对选定时间段内的文章标题、摘要以及作者提供的关键词字段执行预处理操作后,可以得到一系列反映当前学术界关注焦点的概念集合。利用内置算法计算各词条间关联强度并绘制相应的图形表示形式——即所谓的“知识图谱”。这种直观展示有助于快速定位核心议题及其演变路径[^5]。 ```python # Python伪代码示例:模拟关键词频率统计流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def count_keywords(texts): words = [] for text in texts: tokens = tokenize(text) # 假设存在一个分词函数tokenize() filtered_tokens = filter_stopwords(tokens) # 过滤停用词 stemmed_words = stem(filtered_tokens) # 词干还原/词形归一化 words.extend(stemmed_words) return dict(Counter(words).most_common()) ``` #### 时间线视图与时序模式识别 除了静态的地图外,还提供了动态的时间轴视角来观察特定主题随时间发展的脉络变化情况。借助这一特性,研究人员不仅可以看到哪些概念在过去某个阶段特别流行,而且还能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方向[^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