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rix PVS架构和工作原理

Citrix PVS产品一直在Citrix的产品体系中存在着重要的位置,在中大型的VDI环境中,绝大部分都是基于PVS架构部署的,足以证明PVS架构的稳定、高效和便捷。

本文从底层架构和原理的角度分析了Citrix PVS组件,使得我们能够得窥PVS架构稳定、高效和便捷的背后,支撑的机制到底是什么?

 

一、Citrix PVS简介



Citrix Provisioning Services组件简称Citrix PVS,是通过创建一个标准的虚拟机镜像,该镜像就如同一个虚拟磁盘一样,里面包含了虚拟机的配置信息以及操作系统,并将其存储在PVS服务器或网络中的存储空间中。同时PVS对该虚拟磁盘进行管理,将其分发给用户的目标设备所使用。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此标准镜像通过流传输到服务器或桌面目标设备中。PVS流技术推送技术将单个共享磁盘镜像实时地置备或重新置备计算机。这样将使管理员完全不需要管理和修补各个系统。所有镜像管理均在主映像上完成。每个系统的本地硬盘可以用来实现运行时数据缓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完全从系统中移除,从而降低电力消耗、系统故障率和安全风险。

Citrix PVS技术起源于无盘技术,而无盘技术最早是Novell Netware3.11或NovellNetware 3.12作服务器的操作平台,工作站以IPX方式登录。当时我们称它为IPX无盘网络,主要是用于教学网络,应用程序主要以DOS为主。从1996年至1999年,以RPL方式登录的无盘网络占绝大多数,服务器端可以选择Novell Netware 4.1或Windows NT 4.0 Server,在此期间,由于微软的大力支持,在它的Windows 95产品系列中,推出了网络版的Windows 95即所谓的完全版,它包含了网络安装命令Netsetup,之后的几年RPL几乎成为了无盘网络的代名词。之后,Intel推出PXE技术,叫做PXE远程无盘引导技术,配合Qualystem公司的LiteNet,最初选用台湾DTK公司的E-Terminal,成功地实现了Windows98的远程启动和运行,并使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Windows 98的各种应用软件只需通过简单的几个步骤即可加到无盘工作站上,并可随时升级和扩充,其简便的安装方式和构架,很快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并广泛流行起来。

PXE是RPL的升级品,RPL是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的缩写,意思为预置启动环境。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RPL是静态路由,而PXE是动态路由。其通信协议采用TCP/IP,与Internet连接高效而可靠。类似RPL、PXE以及BOOTP等都是远程启动协议,现在的Windows已经不再支持RPL这类比较老的协议了,目前在Citrix PVS架构下用到的协议就是PXE或BOOTP这两个协议。至于这两个协议有什么区别?工作原理是什么?本文暂且不表,待后续有时间再单独说明或者读者自己去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