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MDB遇上Zabbix,工程师的幸福感提升?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

本文来自OneOaaS微信公众号,http://url.cn/2HSrHMj

        在Zabbix的使用过程中,自动发现(network discovery & low level discovery)堪称监控的运维利器。配置一个发现规则,即可将所有的机器纳入监控。这种自动化的能力,可以秒杀一大片监控系统。那么,这种自动化能力是不是就足够了呢,或者说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场景?在OneOaaS看来,未必都可以满足,(OneOaaS是Zabbix的合作伙伴,并且推出了自己的监控大屏解决用户的Zabbix使用问题)。但从我们大量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看,一个没有CMDB的运维环境中,而只依靠Zabbix监控系统,实难担当资产管理的大任,对维护监控系统的人员压力太大


        那么,读者可能要问了。究竟是以监控系统为主,还是以CMDB为主?OneOaaS给出的建议是,在规模较小,业务环境不复杂的情况下,可以以监控系统为主,但规模较大,变化较快,必须以CMDB为主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

       在Zabbix监控的第一次添加的时候,设备的角色,往往不能立即定义,或者是,设备的用途尚未完全划分,业务也尚未运行。所以,即使这个时候有了自动发现,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或者说机器今天这种用途,明天那种用途,Zabbix的维护真的是个头疼的事情(朝令夕改,你到底烦不烦呀?,为此呢,现年来出现某些以客户端主动push数据为主的监控系统。即服务端无需关心客户的任何配置,数据进来就写入。再者加上tag标记,让设备的用途(角色)自动更新。此时的监控系统,在大规模环境的使用上,已经超越了Zabbix,解决了这种用户的痛点。但这种系统的监控功能未必有Zabbix那么强(毕竟能同时提供Agent、SNMP、IPMI、JMX、WEB、SSH、TELNET、扩展监控脚本,并且能自定义的开源监控系统真的不是很多)。虽然zabbix 3.2也引入了tag的技术,但要达到这种效果,还得有一段路程要走。

       说了这么多,那么CMDB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呢?

       就目前来看,一个有序的IT组织,必然需要一个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所有的系统,都以CMDB为核心,如机器上线,则自动注册到CMDB,业务变更,自动注册到CMDB,角色变更,停机维护,也同时变更CMDB,此时,监控系统只需要维护好相应的规则,即可让监控的自主添加,从而弥补了主动扫描不够准确的缺陷。同时,灵活性大大增强。只需要通过CMDB获取到设备的相关信息和状态,然后主动更新监控系统,并且纠正以前添加好的,但信息不准确的监控。

     这样一个过程,将资产的无序状态,变成了有序状态。从而让监控系统实现自主的维护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

     相信使用Zabbix的朋友们深有感受,监控系统的维护,是个体力活,同时也是个技术活(有同感的请举手)。维护久了,就算通过API写一些脚本,实现部分功能的自动化。但仍然是一件比较心累的事情,尤其是公司人员众多,多个小组同时维护一套Zabbix监控系统的时候,沟通协调的问题,导致了监控系统出现死角,信息不透明,导致了监控变更不及时。维护量巨大,而大多数的公司,不会让你一个人专门去维护Zabbix,还得干些其他业务价值的活。

     经历过这些后,你会觉得有一套CMDB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幸福感每一个工程师的追求,以手动操作为耻)

     然而,CMDB的建设,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风险系数极高,请三思而后行)。

     首先,CMDB是一个资产管理系统,他需要采集所有设备的资产信息,其次,他需要周而复始的更新数据信息,手动操作,难免遗漏,自动操作,又会陷入Zabbix自动发现的尴尬境地。另外,CMDB是一个组织的人员协作和IT资产流转,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设备的上下架到维保,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在CMDB里面体现出来,所以别看CMDB是一个增删改查的DB,其实往往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经历过的人都有同感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

     那么,很多同学说要自建CMDB,很多公司也这样做了,然而实际效果如何呢?恐怕未必都造的非常好,自己造的轮子,含着泪都要用。最终的结果就是发现花了很大精力造的CMDB,最终还是无法很好的运转和推广

     CMDB往往会被神话,很多人说这个东西很灵,能解决什么什么问题,其实当你真正用起来了,你又感觉不到他到底与多大价值。这种感觉就是,少了你不行,有了你不觉得你真有多重要(此处运维深深的躺枪)。说实话,很难说CMDB的具体价值,但没有CMDB一定是不行的。CMDB造的不好,一定也是不行的,造的好,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造的不好,他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效率不一定提高。

      CMDB有哪些解决方案呢?开源的,itdb,itop,cmdbuild,ralph等等,商业的BMC,卓豪等。当你用了开源的CMDB后,恐怕不想再用了。那真不是一般的难用。商业的CMDB,成熟完善,但一般定制不太灵活。然后,你可能最终会选择自建CMDB,回到了开始说的那个循环中了。

      一般CMDB系统,都花了很大精力去造CI(配置管理项,即资源)和自动化建模,但是不是真的好用,这个很难说。是不是能真正的解决你问题,这个也不好说。例如要达到前面和Zabbix结合使用的效果,恐怕还得你自己去造一个中间环节的轮子才能很好的使用。

     CMDB的实施,一般都需要从领导层的支持,坚定不移的推广下去,不然,CMDB是件很难进行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愿意往CMDB里面去更新数据(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要用数据的时候,CMDB里面未必就有,所以,维护CMDB的活是个不讨人喜欢的。


    就目前来看,能有一套即满足CMDB基础功能的,又可以与Zabbix,发布系统,业务系统相结合的CMDB,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CMDB系统

    总体来说,想要让Zabbix使用的更好,你是需要结合CMDB的,也需要结合一些自动化工具。如果有那么一天,Zabbix和这几个工具更好的整合了,那么维护Zabbix的活,将会轻松很多。当然,OneOaaS从官方了解到的,Zabbix并没有这些打算呀。所以,暂时只能大家自己造轮子吧。 或者有一天,让OneOaaS来为你造轮子。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OneOaaS的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或者是请加oneoaas6为好友,微信搜索oneoaas6详聊。

   你也可以关注OneOaaS的公众号

wKiom1cFyozxfnRCAACYvTkCKIg736.jpg

   欢迎关注OneOaaS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关于Zabbix和运维工具的资讯。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解答关于工单系统与CMDB集成时的注意事项和最佳实践的问题。首先,我得回顾用户之前的问题和之前的回答,确保连贯性。用户之前询问了如何量化评估工单管理规范的实施效果,现在转向集成方面的注意事项,可能他们正在实施或优化工单系统,需要与CMDB整合,所以需要具体的指导。根据提供的引用内容,引用[3]提到IT活动需要管理和控制,所有操作应由管理层批准,并记录保存。这可能与集成的权限管理和审计跟踪有关。引用[5]讨论了应用的元数据属性、部署模式等,这可能涉及CMDB中的数据结构和属性定义,确保工单系统能准确读取和更新配置项信息。接下来,我需要考虑集成的关键点。首先,数据一致性,确保工单系统和CMDB的数据同步,避免信息冲突。引用[5]提到的应用元数据属性,如应用名、Owner等,可能需要在CMDB中定义清楚,以便工单系统正确引用。然后权限控制,引用[3]强调操作需受控,所以集成时需明确权限划分,比如工单系统触发自动更新CMDB时的权限设置,避免越权操作。 实时同步机制也很重要,可能需要使用API或消息队列。引用[2]提到开发工具集成,比如IDE插件,可能类比到工单系统与CMDB的API集成,确保数据实时更新。另外,错误处理机制,比如数据冲突时的回滚策略,需要设计好,引用[4]的数据治理框架中的治理规则可能与此相关,确保数据完整性。 版本兼容性方面,CMDB的结构变化可能导致接口失效,需要版本控制。引用[5]中的运维属性如应用部署模式,可能涉及CMDB模型的变化,集成时需考虑兼容性。审计跟踪部分,引用[3]提到的记录保存,集成时需要记录操作日志,便于追溯。最佳实践部分,标准化数据模型可参考引用[5]的元数据属性,确保双方使用统一标准。自动化流程方面,引用[2]的自动化工具集成经验可借鉴,比如自动触发配置项更新。灰度发布和监控机制,引用[1]的SQL审核流程中的测试和监控可能适用,确保集成稳定。权限模型设计可参考引用[4]的数据治理框架,明确角色职责。文档方面,引用[3]的管理层控制需要详细记录集成过程。最后生成相关问题,需要覆盖数据模型、权限、同步机制、错误处理、版本控制、性能优化等,确保用户后续有深入的方向。需要确保引用正确,比如提到数据治理时引用[4],权限管理引用[3]等。同时,保持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符合用户要求的格式。</think>### 工单系统与CMDB集成注意事项及最佳实践 #### 一、**核心注意事项** 1. **数据一致性管理** - **字段映射与标准化**: 确保工单系统与CMDB的配置项(CI)属性定义一致(如服务器IP、应用名称、责任人等),需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模型[^5]。 - 示例:工单中的“主机名”字段需与CMDB的`host_name`字段完全匹配 - **数据更新同步机制**: 通过API或消息队列实现实时/准实时同步,避免因数据延迟导致操作冲突[^5] 2. **权限与安全控制** - **最小权限原则**: 工单系统仅需获取CMDB中与其业务相关的配置项读写权限,例如: ```json { "role": "ticket_system", "access_scope": ["read:server_info", "write:owner"] } ``` 引用IT活动管理原则,避免过度授权[^3] - **审计日志**: 记录工单触发的CMDB变更操作(如修改责任人、调整资源配置),满足合规审计要求[^3] 3. **流程集成设计** - **自动化触发条件**: 定义工单状态机与CMDB操作的关联规则,例如: $$ \text{当工单状态} \rightarrow \text{"已解决"} \Rightarrow \text{自动更新CMDB中对应CI的维护状态} $$ - **异常回滚机制**: 若CMDB更新失败,工单系统需保留原始数据并触发告警(如通过`retry_policy`配置重试策略)[^4] 4. **版本兼容性** - **接口版本控制**: 使用语义化版本(如`v1.2.0`)管理CMDB API,避免因接口升级导致工单系统功能中断[^5] --- #### 二、**最佳实践** 1. **标准化数据模型** - 基于DGI数据治理框架[^4],定义双方系统的共享数据模型: ```mermaid graph TD A[工单系统] -->|API调用| B(CMDB) B --> C{配置项模型} C --> D[服务器: host_name, IP, owner] C --> E[应用: app_name, git_repo, deploy_mode] ``` 引用运维对象识别原则,确保关键属性覆盖[^5] 2. **自动化流程设计** - **场景示例**: - 资源申请工单审批通过后,自动从CMDB分配空闲服务器并标记为“已占用” - 故障工单关闭时,同步更新CMDB中设备的故障历史记录[^3] 3. **灰度发布与监控** - 分阶段验证集成功能: $$ \text{第一阶段:10\%流量} \rightarrow \text{监控CMDB API成功率} \geq 99.9\% \rightarrow \text{全量发布} $$ 引用SQL审核机制中的渐进式验证方法[^1] 4. **权限模型设计** - 基于RBAC(角色访问控制)实现细粒度权限分配: ```python def check_permission(user_role, cmdb_operation): if user_role == "operator" and cmdb_operation == "read": return True # 允许读取CMDB基础信息[^3] else: return False ``` 5. **文档与培训** - 编写《集成操作手册》,包含: - CMDB接口调用示例 - 常见错误代码及处理方案(如`HTTP 409`冲突状态处理逻辑) 引用开发流程中IDE插件的文档化实践[^2]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