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篇说现在IT公司人力成本提高的文章,其在对软件公司的几种类型或阶段作了分析,很有感触,文中是这么写的:
面对这样“不可逆转”的趋势,众多软件企业都纷纷提出要转型。陈立峰表示,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惟一的出路就是转型,需要达到软件外包、解决方案、咨询为一体的“三项全能”。
具体来看,这些企业大都采取如下方式:一方面,将软件外包中共性的东西升级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再通过对行业与业务的了解,逐步推出行业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总结实施与服务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
对于转型行业解决方案与咨询,彭强觉得对于软件外包企业来说“任重而道远”。他表示,目前,在各个行业,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没有开发大型核心业务系统的能力。在行业解决方案上,软件外包企业的实力孱弱,“咨询并不是就意味着高端,就意味着利润率更高”。
对于软件外包企业的转型来说,两难之处在于:目前,纯粹的服务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弱,因为靠咨询来驱动,而不能落实到产品上,那么很难实现价值;而如果纯粹是产品型的公司,要大量投入研发,并且客户个性化程度又很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生存也很艰难。
结合个人在目前科技公司所遇到的问题觉得很有道理,科技公司就是陷入了从外包向解决方案转型但内功不足、外部竞争力太强的境地。
想想自己,思绪繁杂,有几个心结都解不开
1、长期出差,没有计划和固定周期的生活方式不好开展自学。出差在外,每天不知道几点吃法、回家,作不完的汇报材料,学习计划都不能落实。家里的事情也不能照顾,小孩长大了怎么办?
2、不能参与技术型工作,没有机会写代码,即使写也是作些简单的copy coding,没有意义。
3、公司发展遇到问题,但是公司领导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解决思路。到底向不向外走出去?几个老大的思路并不一致,夹在中间很难受。
4、自由的自我价值实现对我的诱惑太大了,作自己想作的事情,时间不再受别人的安排和控制,尤其是这个时代,那么多可以学习研究的方向,只要精通一项就可以生存下去,而且不别现在整天作PPT差,也许还能选择作一个自由职业者。
5、现在科技公司服务的用户太霸道,不把人当人看,如果科技公司不跨行业发展,作为这个公司的一个员工就永远被当狗使唤,难道要从二十五到四十五都这样,我不甘心。但是哪个行业企业用户、尤其垄断企业不是这样呢?只有这些国企、垄断企业才有余“钱”去作信息化,民企有能力作吗?为国家电网和为中石油服务估计没有区别,都是把搞IT的人当狗使唤,招之则来,挥之则去,不高兴时踢两脚,给钱时却小气巴巴,永远不按合同办事。
6、好的公司管理会发展人,差的公司管理会限制人。人的发展需要专一的方向和稳定的环境,外部环境不稳定,今天要求你管理项目、明天要求你管理产品、后天要求管理技术,公司对人的使用没有长远的规划,很多搞技术的人为此苦恼,应该说很多公司都是这样的吧。
想来想去,还是一走了之、激流勇退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