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在mongoDB的官网上下载个稳定版本http://www.mongodb.org/
-
将下载的压缩包解压,并在根目录下新建两个文件夹,分别命名data(存放数据)和logs(存放日志),在logs文件夹下新建mongodb.log文件以记录日志。
-
启动服务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27017可验证mongoDB服务是否成功启动
将mongodb的启动加入到windows的服务下,具具体操作如下:
4.MongoDB服务启动后,执行mongo命令启动MongoDB shell
键入show dbs,则会显示出当前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库名称。在mongodb里面是不用 去手动建立一个数据库的,你只要直接使用就好,如果不存在数据库引擎会帮我们创建他们。这一点与传统数据库相比有些不同。数据库中不存在表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集合(collection),mongodb不支持join操作,得自己进行关联。数据库中的文档可以理解成一个对象,采用的是BSON格式。
1,show dbs 显示数据库列表
2,use Northwind 进入Northwind数据库,大小写敏感
3,show collections 显示数据库中的集合
4,db 用于查看当前所在的数据库
5,db.Customer.count() 查看集合Customer的记录总数
6,db.Customer.findOne({"_id":"1"}) 查看CustomerId=1的记录
插入数据
item={"Key":"1","text":"wokao","number":3}
db.table1.insert(item),mongo将建立集合table1,并将item插入,完成了新增加数据库的工作。
注意到:【每个文档有一个名为 "_id" 的成员】,其实,MongoDB会为每个文档都创建这样一个文档成员,我们指定的 "key", "id" 对于MongoDB来说:它们并不是【文档的主键】,MongoDB只认 "_id",你可以指定,但如果不指定,MongoDB就自动添加。
修改数据
var t = db.table1.findOne({"Id":3}),获取一条记录
t.str = "wo"
db.table1.update({"Id":3,t})
删除数据
db.table1.remove({"Id":3})
查询数据
db.table1.find()和db.table1.findOne()
MongoDB的查询条件中,并没有 >, <, >= , <= 这些运算符,而是使用 "$lt", "$lte", "$gt", "$gte"
新建集合
db.ourdb.table1.save({})
删除集合
db.table1.drop()或者db.runCommand({"drop",table1})
删除数据库
db.runCommand({"dropDatabase":1})
获取服务端状态信息
db.runCommand({"serverStatus":1})
推荐一款mongoDB的图形界面客户端软件:Mongo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