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CMMI的认证,我们现在要开始做CMMI 了。大概的过程,就在《CMMI 的认证流程、时间段、预备、费用》中有一些简短的介绍。从这个文章,大家可以知道一些步骤,制定一个预算。有人也提到过,在那篇文章里的费用可能太高了。我知道有很多单位可以用更少的费用,就成功通过评估,达到某一个CMMI的级别。这个在中国很普遍。但是我不希望大家这样做。

短期、低成本通过认证应该是符合“高效”的定义得。但是我们这样的高效是不很健康的。当我是CMM的主任评估师的时候,有单位请我评估。但我发现他们的期待非常简单:我要负责他们成功通过。我要求他们制定一个落实CMM要求的计划、安排一些培训。他们看着我觉得很奇怪。我就没有接受这个评估任务了。

通过CMMI的认证有几个途径。最容易的就是项目团队如旧操作,靠咨询师与主任评估师的帮助,把证据预备好,就可以通过了。这样的时间要求短,费用低。这是第一种通过评估的方法。也有部分单位也真的开始学习,自己尝试着落实CMMI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评估的时候,不能够独立地把要求的证据预备好,并且在访谈的过程中提供合理的答案,那么,这还算是第一种通过认证的途径。

第二种途径,就是单位的团队经过努力学习,能够独立地预备证据,而且访谈的时候能够提供合理的应对。这样的途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过认证。我觉得,SEI的期待也不过如此。
 
第三种就是单位里团队的日常工作已经符合CMMI的要求。所以满足CMMI要求的证据是随手拿来,也不需要如何预备的。访谈的时候,也是如实地回答自己的工作情况,就自然满足CMMI的要求的。这样的通过认证,才可以谈CMMI的级别与团队的效率、质量的对应关系。就是说,满足越高级别的要求,团队的效能越好。
 
好了,说了这么多,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过CMMI?”
 
当然领导心底地回答自然是“满足市场、客户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这样的回答,我们立刻可以知道,这个企业所需要的,就是第一种途径的过级。
领导们都是经验丰富,也非常爱面子的。他们知道不能这样回答。所以他们给EPG下达的任务目标就有两个:
  1. 拿到恰当的CMMI级别,满足市场、客户要求。
  2. 改善企业效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大家可以留意到,领导的排序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小心理解这一点。
 
当我们有两个目标,尤其是第一个目标很容易检查到,第二个目标很难检查到的时候,通常就是说,第二个目标虽然重要,但领导不关心。如果不重要,就干脆不提就可以了。所以是重要的。如果领导关心的,就是第一个目标了。因为,第一个目标万万掉不了。掉了第二个目标呢?我可以说我完成了第一个、领导你最关心的目标。领导自然也不会过分追究了。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样的目标,其实也可以用第一种途径过级。
 
但是如果EPG成员们都是有上进心的,强烈追求效率与质量的。他们听到领导的这两个目标,自然就会想到要学习多一点东西,要提高自己,要帮助关怀自己生活的公司提高竞争力,作为报答。留意,这是员工的态度呀。这样的EPG团队,是不甘心用第一种方法过级的。所以他们努力学习,最后了解了CMMI的要求,知道如何满足评估师的挑剔。就可以过级了。这是第二个途径。这个途径的时间比较长一点,费用比较高一点,单位咨询、培训的要求自然多一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EPG团队虽然知道CMMI要求什么,但是不能说服项目团队来听你的。所以,级是过了,证书时拿了,但是企业的效率与质量,就不能与通过了的成熟与能力级别挂钩。企业花了很多精力,但是没有得到效率与质量的好处。
 
不过员工因为他们追求效率与质量的欲望,就会在进行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习高很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建立了一种技能。很多过程管理人员几年之后就到外面找到很好的咨询工作。
 
如果领导没有改变上面的目标,企业是不可能通过CMMI (或是任何其他的过程改进方法,如ISO,TL9000,6 Sigma,PMP 等等)来提高效率的。如果领导真正希望提高企业效率,他们不应该先想到认证、过级这类活动。在这些认证要求从市场、客户扑面而来之前,领导也会想办法提高企业效率的。所以,这类领导的目标是:
  1. 改善企业效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2. 拿到恰当的CMMI级别,满足市场、客户要求。
这样的目标就会导致第三种过级的途径了。
 
你会问,按上面的逻辑,过级拿证不是变成了重要,但领导不关心么?哈哈,不对。问题是,你如果不能把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满足不了第一个目标,你自然只能要过级,否则一事无成。就是你真的提高了项目团队的效率,要人家看见,要证明也不简单。最简单的证明就是过级。而且最重要的,你用了什么方法真正提高了项目团队的效率?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有大部分是符合CMMI的。自然是这样的。因为CMMI是一系列的最佳实践,使其他成熟高效企业积累的经验。
 
这样的目标排列次序,EPG是一定要两个目标一起满足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如果达到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就自然很容易达到。第二个原因就是领导真正关注的是企业的效率与质量。
 
这种途径是最实在的途径。我们在希望提高效率与质量的过程之中,努力找方法、找答案。有效的方法,都不应该与CMMI有太大的分别。如果在找方法提高效率的同时,参考了CMMI,那么整个改进的过程自然就非常有利于过级。
 
所以我用以下的句子来描述这种途径:
  • 踏踏实实做过程改进,自自然然地过级。
把它简化,就变成了:踏实做,自然过。这样不是蛮好么?
 
我在这里希望传递的信息就是:
 
如果你要开始做CMMI,我鼓励你不要单单关注完成这个任务,你要建立你自己的强烈的追求效率与质量的欲望。这是上进的强大驱动力。有了它们,你才会有机会提高自己。这样就能帮助企业通过认证,达到恰当的CMMI成熟度级别。
 
如果企业的氛围适合改进,你会工作的很愉快,与项目配合的很好。如果企业的氛围不重视效率与质量,不利改进,你不能与项目建立良好的关系,工作可能不很顺利。你可能不能帮助企业改进。
 
所以你的目标应该是:
  1. 追求效率、质量,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2. 帮助企业过级。
  3. 帮助企业改善效能与质量,提高竞争力。

第一、二个目标你一定要关心。第三个呢,已经超越了你的责任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