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CB布线的顺序到底是怎样才合理?

本文分享了PCB布线的实用建议,包括模块化原理图设计、复杂CPU引脚处理及合理的布线顺序(先布局、难点布线、普通布线、电源线和地线)。强调了良好的布局对于简化布线的重要性。

有人说先布好电源线和地线,让它们尽量靠近走,然后再考虑信号线;
也有人说先布好关键的信号线,然后再走电源和地线;
还有人说先布好电源线,再布信号线,地线最后布。
到底怎么样才算好呢?或者说,一般应按照什么顺序?

 

从原理图时就仔细考虑了,原理图最好做成模块化的分立原理图,这样布的时候会轻松很多

先将复杂CPU 的引脚扇出到IC的外围。

 

 PCB元器件布局的时候按电路块摆放,这样布起线来会方便很多,引脚多的贴片主控MCU一定要放在布线最多的一层(一般是top layer),倘若放到bottom layer布线的时候每个引脚几乎都要通过过孔才能与top layer对应的网络相连接,这样会使通孔的数目大大增加,而且布线也很难。

布线一定要遵从一点:top layer布线尽量全部是水平线

          bottom layer布线尽量全部是垂直线

这可以通过过孔达到,布的时候不能太随意,比如在top layer 层布的一会水平,一会垂直,这在刚开始的时候看着没有什么影响,等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某些网络标号被围在里面出不来了,即使通过过孔想要连通也很困难,这就是在top层既水平又垂直布线导致的。所以要尽量做到同一层沿着一个方向布线,不然的话就像下围棋那样把自己给围死里面,再也出不来了。

其实布线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布局的问题,好的布局会使布线过程简单很多,要是布的局不行即使花几倍的时间布线,也不一定能布的满意。

 

推荐使用下面的顺序:

先摆好位置-->难点先布线-->其他布线-->电源线-->地线。

 

### Altium Designer 20 PCB布线顺序与最佳实践 #### 创建并优化PCB局 在完成原理图设计后,需创建对应的PCB文档,并通过快捷键【Design→Update PCB Document】更新PCB文件以导入网络表和其他相关信息[^4]。 #### 切换视角检查板子尺寸 使用快捷键【Ctrl+D】可以在不同视图间切换,包括3D视角,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和确认PCB的实际尺寸及外观效果[^1]。 #### 安置组件 按照需求合理安排各元器件的位置。对于具有相似结构的功能模块,可利用Altium Room特性实现高效的一致性局,减少重复工作量[^2]。 #### 调整边界与框架 移除默认的底层边框,依据具体项目要求重绘新的轮廓线条,确保其符合最终产品的机械规格说明。 #### 执行精确测量与调整 选定整个PCB区域后按下组合键【D+S+D】来进行详细的尺寸校正操作,使版面更加贴合预期的设计标准。 #### 开始布线作业 针对较为简易的设计可以直接采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大部分走线;而对于那些含有高密度互连或是特殊信号路径的关键部位,则建议手动精细化处理每一根导线连接,期间可通过【Shift+S】实时对比上下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做出相应修正措施。 #### 实施覆铜工艺 沿着四周界限实施大面积接地平面填充(即铺铜),有助于提升电磁兼容性和散热效能的同时简化电源分配线路的设计难度。 ```python # Python伪代码展示如何模拟上述部分流程逻辑控制 def pcb_design_process(): update_pcb_document() # 更新PCB文档 switch_view_to_3d() # 切换到3D视图 place_components() # 放置组件 adjust_board_boundary() # 修改底层面框 perform_precise_adjustment() # 进行精准调节 start_routing() # 启动布线程序 implement_copper_filling() # 施加覆铜工序 pcb_design_process()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