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的
给定某一特定城市区域,对其进行某项使用的综合评价。为了安置流动摊贩,某大学打算在教学区配置一定数目的临时,规模为20-50平方米,建议均设置于各大楼的底层。请你尝试用所学的gis技术,来选择最佳个数与位置,并将结果与主观经验的结果做比较、判断。涉及的方法和知识点:
实现流程
评价指标
流动摊贩选址按照影响对象分为卖家与买家,分别对应交通因子、环境因子和交通便捷性、现有资源利用要素。
(1)交通因子
(2)环境因子
(3)交通便捷性
(4)现有资源利用
评价因素选择原因,,对于卖家
子系统 |
一级指标 |
选择原因 |
交通因子 |
与机动车道距离 |
基于流动摊贩的交通工具,设置点应位于机动车道附件;而基于校园环境感受考虑,设置点又不应与道路距离太近,影响行人感受。 |
与北亭村距离 |
北亭村与设置点的距离是考虑的因素之一,通常来说距离越短越好,但是由于流动摊贩的交通工具较为方便,因此其权重不应过大。 | |
与车行道出入口距离 |
通常来说里道路出入口越近越利于摊贩进出,但是由于流动摊贩的交通工具较为方便,且出入口需要有便于所有使用者进出的要求,因此其权重不应过大。 | |
环境因子 |
与垃圾收集点距离 |
是设置点选址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有利于食品垃圾等的处理,当然基于场地环境考虑也不应离垃圾点太近。 |
对于买家
子系统 |
评价因子 |
选择原因 |
交通便捷性 |
与步行系统 |
由于主要的买家为学生与教职工,以步行为主,少量辅以非机动车,权重设置中档。 |
与宿舍区距离 |
由于大量的学生和教职工日常生活大部分时间位于宿舍区,宿舍区作为主要的活动范围,距离宿舍区的距离直接关系到摊贩的客流。权重设置为最大值。 | |
现有资源利用 |
与公共设施距离 |
图书馆、警卫处、派出所站点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也较为密切,人流相对较多,作为摊贩的设点的客源提供有极大影响,因此权重设置为第二大值 |
本次实验采用评分分值越高,越适宜建设标准,各项评分标准如下表。
影响因素 |
主体 |
作用对象 |
分级 |
权重和 | |||
交通因素 |
机动车道 |
卖家 |
0-20m |
20-40m |
40-100m |
>100 |
0.1 |
0 |
3 |
2 |
0 | ||||
北亭村外围 |
卖家 |
0-700m |
700-1000m |
1000-1400m |
>1400 |
0.05 | |
3 |
2 |
1 |
0 | ||||
离道路出入口距离 |
卖家 |
200-300m |
100-200m |
0-100m |
>300 |
0.05 | |
3 |
2 |
1 |
0 | ||||
交通便捷性 |
校内步行系统 |
买家 |
0-5m |
5-50m |
50-200m |
>200 |
0.1 |
0 |
3 |
2 |
0 | ||||
离宿舍区外围 |
买家 |
0-100m |
100-300m |
300-900m |
>900 |
0.3 | |
3 |
2 |
1 |
0 | ||||
环境影响因素 |
垃圾收集点外围 |
卖家 |
0-100m |
100-300m |
300-600m |
>600 |
0.2 |
0 |
3 |
2 |
1 | ||||
服务提供水平 |
无 |
—— | |||||
现有资源利用 |
公共设施外围 |
买家 |
0-100m |
100-300m |
300-600m |
>600 |
0.2 |
0 |
3 |
2 |
1 |
评价过程
- 准备好试验所需的CAD文件,按照不同评价因子单独处理CAD文件。
- 把所要进行分析的CAD文件导入ArcMap。
-
对机动车道进行分析缓冲区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
对多个因子进行缓冲区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入口点缓冲区
宿舍缓冲区
公共设施缓冲区
垃圾收集点缓冲区
步行系统缓冲区
北亭村缓冲区
- 根据分值对分析区进行评价
- 按照权重对分析去进行适宜性评价
- 按照评价对于适宜性进行可视性表达
最终成果
得出结果适宜布点区域多集中在文科楼区域。由于买家的权重比卖家高,加上文科楼区域离宿舍区域较近,有垃圾收集点及运动场地,所以集中于文科楼区域。(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