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作为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应耐心地认真回答。

  一天,塞德尔兹先生正在与哈塞先生就孩子爱提问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时,哈塞先生说:“小孩子有时真的很烦,他那张嘴整天都没有停过,叽叽喳喳不停地问这问那,我的头都快要被他吵炸了。”

  就在此时,塞德尔兹的儿子小塞德尔兹走了过来。他手里拿了一本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少儿读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调描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过程,并且配有极为有趣的插图。

  “爸爸,进化论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对的吗?”儿子问道。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对,但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还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儿子问。

  “你没有看见这书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之中的一群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群却没有得到进化,所以它们仍然是猴子。”

  “这恐怕有问题。”儿子怀疑地说。

  “什么问题?”

  “既然是进化论,那么猴子们都应该进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进化。”

  “为什么这样说?”

  “我觉得另一群猴子也应该得到进化,变成一群能够上树的人。”

 这时,哈塞先生的脸上流露出极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的眼光似乎是在说:“看你有多大的耐心。”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是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塞德尔兹说。

  “为什么?”儿子仍然不放过这个问题。

  于是,塞德尔兹只能尽自己所知给他讲明其中的原因:“据我了解。一群猴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们的攀缘能力逐渐退化、而又学会了直立行走,经过漫长的进化变成了人类;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没有得到进化。”

  “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进化呢?如果人能够像猴子那样灵活不是更好吗?”儿子又开始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在身体和四肢上猴子比人灵活,但人的大脑比猴子的灵活。”塞德尔兹说到。

  “大脑灵活有又什么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样可以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儿子说道。

  “身体灵活固然好,但只有身体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大脑的灵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明。”

  “为什么要创造文明?”儿子问道。

  “因为文明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塞德尔兹说道。

  就这样,儿子的问题一个有一个地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很多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毫无根据,但即使这样,塞德尔兹也尽力不让他失望。

   “塞德尔兹博士,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哈塞先生说道。

  塞德尔兹说:“其实也并非我的耐心比其他人好,只不过我认识到认真回答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的探索精神,而不是将这点宝贵的品质抹煞掉。”

  现在许多父母都讨厌孩子问问题,这是大错特错的。犹太父母认为,这种愚蠢的做法虽然能换来片刻的宁静,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为严重的是抹煞了孩子最可怕的求知精神。犹太人总是认真而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绝不会想很多父母那样嫌麻烦,而应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