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陪老婆去了一趟南京电视台,她带班上的小朋友为南京少儿频道的一个书画比赛表演舞蹈。甫一坐定,导演说要录掌声,我于是跟着鼓掌,鼓毕,导演说:大家活动一下手腕,一会儿咱们再录一个颁奖的掌声,大家用力啊~~。 我先faint一个。
这个导演的组织能力真成问题,一会儿这个没拿,一会儿那个不对,搞得两个主持人NG了n次,不过主持人还是很有经验的感觉,每次NG完了重来的时候,先来个很短的发语词,什么“好!”、“那么!”之类的,就象只不过分了个镜头一样,专业!
不是我求全责备批评导演,后来一位评委老专家--一位名叫田园[音]的书画界老先生,据说南京电视台的台标也是他参与评审的--也点了导演的名:“点评小选手的作品之前,我先说几句题外话:这个背景上的‘少儿书畵大赛’几个字简体繁体混杂,犯了大忌;另外这‘多彩’的‘彩’美术字写错了,‘采’是一个‘爪’加一个‘木’,而不是一撇加一个‘米’......”
估计后期制作的时候,导演会坚决地把这段给删了的。
书法之为书法,毕竟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其实中国书法是应该以绘画的心态去对待的,字中的一笔一划乃是一草一木,若是颠三倒四地将采作米,则不过是画符了,这些小选手将来都可能长成书法家,而不是画桃符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