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leaving String

本文介绍了一种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可以通过另外两个字符串交错组成的方法,分别使用递归和动态规划两种方式解决该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Dynamic Programming 

Given s1s2s3, find whether s3 is formed by the interleaving of s1 and s2.

For example,
Given:
s1 = "aabcc",
s2 = "dbbca",

When s3 = "aadbbcbcac", return true.
When s3 = "aadbbbaccc", return false.

 

这道题,可以用Recursion和DP两种方法解,我们先来看比较直观的Recursion的解法。

我们从头到尾遍历这三个String,比如取名s1,s2,s3,然后取p1,p2,p3三个指针来对应每个String里当前遍历到的字符位置

这么想,如果s1的p1位,和s2的p2位,和s3的p3位都相等,那么在s3挑选的字符的时候,我们可以挑s1的那一位,也可以挑s2的那一位,所以在递归的时候我们用或(||)把两种情况连接起来,传入s1的下一位,或者s2的下一位

如果只有s1的p1位和s3的p3位相等,那只能传入s1的下一位

如果只有s2的p2位和s3的p3位相等,那只能传入s2的下一位

如果没有发现相等,return false 退回到上一层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isInterleave(String s1, String s2, String s3) {
        if (s1.length()+s2.length()!=s3.length()) return false;
        return rec(s1,0,s2,0,s3,0);
    }
    
    public boolean rec(String s1, int p1, String s2, int p2, String s3, int p3){
        if (p3==s3.length()) return true;
        if (p1==s1.length()) return s2.substring(p2).equals(s3.substring(p3));
        if (p2==s2.length()) return s1.substring(p1).equals(s3.substring(p3));
        if (s1.charAt(p1)==s3.charAt(p3)&&s2.charAt(p2)==s3.charAt(p3))
            return rec(s1,p1+1,s2,p2,s3,p3+1) || rec(s1,p1,s2,p2+1,s3,p3+1);
        else if (s1.charAt(p1)==s3.charAt(p3))
            return rec(s1,p1+1,s2,p2,s3,p3+1);
        else if (s2.charAt(p2)==s3.charAt(p3))
            return rec(s1,p1,s2,p2+1,s3,p3+1);
        else return false;
    }
}

DP解法:

 

关于DP里矩阵每一个格子所代表的意义看下面这一个图

 

(以下描述为 1 base)

dp[i][j]表示s1取前i位,s2取前j位,是否能组成s3的前i+j位

举个列子,注意左上角那一对箭头指向的格子dp[1][1], 表示s1取第1位a, s2取第1位d,是否能组成s3的前两位aa

从dp[0][1] 往下的箭头表示,s1目前取了0位,s2目前取了1位,我们添加s1的第1位,看看它是不是等于s3的第2位,( i + j 位)

从dp[1][0] 往右的箭头表示,s1目前取了1位,s2目前取了0位,我们添加s2的第1位,看看它是不是等于s3的第2位,( i + j 位)


那什么时候取True,什么时候取False呢?

False很直观,如果不等就是False了嘛。

那True呢?首先第一个条件,新添加的字符,要等于s3里面对应的位( i + j 位),第二个条件,之前那个格子也要等于True

举个简单的例子s1 = ab, s2 = c, s3 = bbc ,假设s1已经取了2位,c还没取,此时是False(ab!=bb),我们取s2的新的一位c,即便和s3中的c相等,但是之前是False,所以这一位也是False

同理,如果s1 = ab, s2 = c, s3=abc ,同样的假设,s1取了2位,c还没取,此时是True(ab==ab),我们取s2的新的一位c,和s3中的c相等,且之前这一位就是True,此时我们可以放心置True (abc==abc)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String 的index是0 base的, 我们以dp[m+1][n+1] 正序遍历字符创造的矩阵是1 base的

 C++实现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isInterleave(string s1, string s2, string s3)
    {
        if(s1.empty()&&s2==s3)
            return true;
        if(s2.empty()&&s1==s3)
            return true;
        if(s1.length() + s2.length() != s3.length())
            return false;
        int m=s1.length();
        int n=s2.length();
        bool dp[m+1][n+1];
        memset(dp,false,sizeof(dp));
        dp[0][0]=true;
        int i,j;
        for(j=1; j<=n; j++)
            if(s2[j-1]==s3[j-1]&&dp[0][j-1])
                dp[0][j]=true;
        for(i=1; i<=m; i++)
            if(s1[i-1]==s3[i-1]&&dp[i-1][0])
                dp[i][0]=true;
        for(i=1; i<=m; i++)
        {
            for(j=1; j<=n; j++)
            {
                if(dp[i-1][j]&&s1[i-1]==s3[i+j-1])
                    dp[i][j]=true;
                if(dp[i][j-1]&&s2[j-1]==s3[i+j-1])
                    dp[i][j]=true;
            }
        }
        return dp[m][n];
    }
};

int main()
{
    Solution s;
    string s1 = "aabcc";
    string s2 = "dbbca";
    string  s3 = "aadbbcbcac";
    cout<<s.isInterleave(s1,s2,s3)<<endl;
}

参考:http://blog.youkuaiyun.com/u011095253/article/details/9248073

### 内存交错的概念 内存交错是一种提高存储器带宽的技术,通过并行访问多个存储模块来减少等待时间。这种技术利用了不同地址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存储芯片上,使得连续的数据可以分布在这些芯片之间。当处理器请求数据时,如果采用单个大容量的RAM,则可能因为读取延迟而降低性能;但是使用多组较小容量的RAM,并且合理分配数据位置的话,就可以显著提升整体吞吐量。 具体来说,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内存交错通常涉及到将主存划分为若干个独立但相互连接的部分——即所谓的“银行”(banks)。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控制逻辑以及与之相连的一条或多条总线用于传输指令和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CPU在一个周期内同时向多个银行发起读写操作而不必担心冲突问题[^1]。 ### 实现方式 为了有效地实施内存交错方案,硬件设计者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地址映射策略 最常见的是低位交叉编址法(low-order bit interleaving),它把低几位作为选择特定bank的选择信号。例如对于四路交织而言,假设我们有四个Bank0~3,那么输入地址中的最后两位决定了当前访问哪一个具体的bank。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局部性较差的工作负载效率低下。 另一种方法叫做高位交叉编址(high-order bit interleaving), 它则是基于较高位来进行划分。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支持程序执行过程中常见的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命中率并减少了平均访问延时。 #### 控制机制 除了合理的地址映射外,还需要有效的仲裁算法来管理来自各个master端口的竞争情况。这包括但不限于轮询(round-robin)调度、优先级排队(priority queueing)等手段以确保公平性和及时响应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高性能计算平台往往还会集成更复杂的缓存层次结构(cache hierarchy), 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优化了访存路径上的瓶颈环节。 ```c++ //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函数用来模拟内存交错寻址过程 uint8_t* get_memory_bank(uintptr_t address, int num_banks){ // 使用低阶位进行 bank 的选择 return &memory[(address % num_banks)];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