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米宽的井挖到100米深

本文通过比喻的方式,探讨了在事业发展与项目实施中,深度与广度之间的选择问题。作者强调,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入发展,就如同挖掘深井一般,虽然开始阶段困难重重,但最终能够获得成功。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宽的井挖到100
1宽的井挖到100深和将100宽的井挖1深,其容积有本质的差别,前者,其容积是100立方米,后者的容积达到10000立方米,假设这个井口形状是正方形的话,它们相差100倍。但肯定的是,1深的井不论多宽,终究出不了水,100深的井不论多小,一定能打到水。更主要的是将1宽的井挖到100深,其技术难度十分大,但将100宽的井挖到1深,相对就容易多了。于是现实当中挖1深的井的人很多,挖100深的井的人很少。但也正因为这个少,才显得弥足增贵。我想这个挖井和我们干事业、做项目是一个道理。我们可能会把面做得很宽,却不肯深入下去,所有的努力都是浅尝即止,结果大多数人都没有喝到甜美的井水。
但是大家想想,如果一口井,仅仅挖1深,能出水吗?哪怕你的井再大,没有深度,终究出不了水。但一口100深的井,哪怕再小,也能出水。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就像挖井一样,不求甚解,贪大求洋,追求什么都做,结果什么都做不了。就像一些企业,内部管理还没有做好,就急急忙忙的去多元化,结果很多企业就这样被套了进去,最终只得倒闭,成为昙花一现。而所谓成功就是哪些肯将1宽的井挖成100深的人。
在做IT项目的时候,这种情况也是比比皆是。有些企业或项目经理在和客户谈项目的时候,仿佛自己什么都能做,是万金油,结果项目的范围定得很宽,做的内容很多。但临到交货的时候,却发现尽管什么都做了,但什么也没有做好,每一个功能使用起来都很不方面,bug比比皆是。对于这些问题,技术人员好像都能够解决,但就是时间不够了,项目早已经超期了,客户已经开始抱怨了。客户再试用一下程序,更是不能接受,怎么你们就这个水平?你们以前的业务是怎么做的?
对于一般的客户,当然希望你做得越宽越好,恨不得花一次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问题是我们的软件公司解决得了吗?满口话好说,满口事难做,最后公司赚不到钱不说,还得不到客户的理解。真是吃力不讨好!
当某种类型的企业或某个领域是首次涉及时,请一定要有将1深的井挖成100深的思想准备和决心。不要指望客户会给你二次机会让你去补救,因为不好用的软件在用户心中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往往是我们花费百倍的努力都化解不了的。第一笔业务一定要反复和客户解释,将范围定窄一些。但是,在设计的时候,却需要将事情做细一点,再细一点;深入一点,再深入一点。做细做深入的同时也是对业务的一种学习和了解,为下一步的工作扩大范围做准备。
在很多时候,说NO很不容易,这是对真我的一种回归,需要很大的勇气。在商务谈判中,有时为了尽快拿下订单,有些客户经理什么都敢承诺,恨不得如果客户需要,连天上的月亮也能摘下来。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拿到订单可能也是双输,更何况专业的客户根本就不会把订单给你,因为从你的承诺中透露了太多的不专业,业务给你做能放心吗?其实,在商务谈判中往往更加有效的是对业务的精通和客户心理与时机的把握,过多的随意承诺可能反而给人一种不可信的感觉。
只要我们把第一单做好了,难道第二单还会远吗?因为在第一单中你向客户展现的专业、好用,客户自然知道,下一个业务给你风险最小,给其他人都要冒很大的未知的风险。
当然,这个深和窄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值。对于同一个企业,100万的合同和10万的合同当然其需求也不一样。100万的合同就必须要做出100万的货来。我今天主要说的是要防止10万元的合同要做出100万的货来。但是,不论是10万,还是100万,我们的深度要一样,就像打井一样,不论井的大和小,不到一定的深度就是出不了水。同样,出水是目标,不论是10万还是100万,都要打出水来,不是10万可以不出来,100万才要出水。也就是说,乱承诺固然不行,但没有一定的承诺肯定也不行的。
深度和广度,我坚信,没有深度成就不了广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