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胡润榜二号富豪严介和成为备受争议的黑马富豪,我有幸在央视专访节目中看到记者对他的专访,对他的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折服,现在把他在节目中的精典语言摘录出来,让大家也分享这位狂人的个性!(易勇摘)

1.思维围绕钞票运转的人叫资本家,是钞票的积累。
  围绕企业的叫实业家,是能力的积累。
  围绕社会的叫企业家,是形象的积累
2.事关道德问题,我终身不做资本玩家
3.到时候清明节祭祖我会到坟上说两句:列祖列宗们,你们放心吧,我又回来了。我终于走出了异常,超越了超常,回归了正常,不再做过去你们看不起的商人
4.我坚信今天的诚信,就是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利润
5.赚钱有个构成,商业要输血。我们输血也是讲究科学的,输血是为了打造它的造血功能,把它的造血功能打造出来,一旦能造血就不需要输血就盈利了。具体一个注入资金是必然的,二是一个输送人才,三是输送现代企业思想和企业理念,就是企业文化。
6.一流的企业家先做事,再做人,二流的企业家先做人,再做事
7.像我这种最优秀的人也是最悲哀的,因为智商、才华、能力、体魄都非常人能及,就得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委屈,承担常人不能承担的责任
8.一流的企业家,是精明加厚道;二流的企业家,是精明加精明,就像一些温州商人;三流的企业家,是厚道+厚道,适合政界
9.一流的人才不看书读报,看书读报只有伤害他。只知道学习,知识再渊博也不过是三流人才,二流的人才裂变知识,一流的人才创新知识
10.在阳光下挣钱,在月光下挥金如土。我这个人从来都是视金钱如粪土
11.人生四大幸事就是,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像我就是生得好,现在就希望活得长,病得晚,死的时候痛痛快快的,不要拖来拖去的
12.我这个人是比较感性的,但也是理性的,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感性,感性是发动机,理性是刹车
13.商人商人,就是处处受人中伤的人
14.一流企业做文化、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资本;三流企业做项目、产品
15.我可以挑战媒体,欢迎媒体找“太平洋”的毛病,如果确实是有案可查、有稽可考的我会很开心,这是真正的朋友,帮助我们进步
16.如果没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没有今日的社会发展以及今后的共同富裕。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协调。
17.对牛弹琴”已不是牛的悲哀了,弹琴的人比牛更悲哀,因为“对牛弹琴”比的是弹琴人的素质,而不是比谁的牛更好。
18.淡泊名利,是荒谬的。这只不过是过去穷知识分子无法改变自身命运时的自我安慰。
19.我和很多领导私人感情很好。我家就和不少领导同在一个大院里面,邻居。”“我现在天天和政府打交道。现在的政府已经越来越勤政、廉政了,在苏南、苏北,你要是想塞红包,你都塞不进去,不信你去试试
20.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达到的地方心可以到达,我们在不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想的是是壮志凌云,做的又是脚踏实地。我们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所有给与现在。我们真正要做一个站着是一座山,倒下也是一座碑这样的人
21.我选人的时候很不喜欢那种匆匆的面试,看好的苗子晚上一定要请他们吃饭唱歌,看这些人的行为风格如何。作企业的人不能被动,虚的都务不好实的更别提
22.我不赞成学生毕业之后创业,现在做小企业真的就是别人的孙子,甚至是孙子的孙子,还是到大企业里做个白领的好,可以积累自己的人脉、情感、资历资源,牵着巨人的手更好走路
23.想要创业的人别去总结成功者的经验,现在看到的成功都是一个人一条路,要总结就去总结失败者吧

24.“民营企业家是弱势群体,如果他还是富豪的话,就更是了。”
25.如果我是国有企业的老总,就不是弱势群体了。我自从上了胡润排行榜以后,媒体上充斥着质疑,对我的财富来源表示怀疑。
26.公司在南京某大学选的MBA,大都是学生会主席、班长,但成功的不到5%。我们总结了为什么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这些高学历的人反而难以做到脚踏实地。对于这些年轻人的浮躁我深有体会。
27.一流商人是精明加厚道,二流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是厚道加厚道,最低级的商人,就是‘伤’人,处处让别人受伤的人。
28.我觉得中国遍地是黄金,想怎么赚就怎么赚。
29.“重新给您20万元,您会如何办企业?”严介和的回答又是语出惊人,他说,“我一分钱不要,10年之后,我照样能把企业做成今天的太平洋建设集团。”
30.没有亏损的企业,惟有无能的掌门人”。
31.严介和说,他的目标是到2008年,逐步将自己所持有的公司90%以上的股份让给员工,以此来造就100个亿万富翁、1000个千万富翁、1万个百万富翁,结束“严介和时代”。
32.严介和“笑傲江湖”的企业文化
严介和的“企业‘三流’论”: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做项目。
他认为,一个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内在含钢量的多少;一个企业寿命的长短,则取决于企业文化的优劣。严介和在创业的同时,还精心培育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该集团,不仅有“员工文化”,同时还有“老总文化”。
  “员工文化”为:勿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圆做人,万众归一,不断创新。
  其“老总文化”更具特色:塑造亦儒亦商的文化品格,追求卓越的心理素质,崇尚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念,三百六十度全方位交朋友,绝妙生存时代的自我完善,决策一言九鼎,管理当管则管,敢立潮头弄大潮。
 
严介和简介
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硕士研究生。
1987年,通过公开招标相继租赁3个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任厂长、经理、站长等。
1992年,注册成立淮安引江建筑工程公司,任董事长。
1992年冬,以亏损8万元敲开"省门",掘得了第一桶金800万元。
1993年,领着"引江人"第一次开进了国家重点工程沪宁高速公路。
1995年,注册成立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第二年6月完成"集团"更名登记,注册资金1.05亿元,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2002年,注册成立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集团相继并购了17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总资产达到60亿元,成员企业发展到46家。
2004年,严介和在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66位。
2005年,在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