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已经在IT技术这个圈(juan)工作了多个年头。想想来时路也有些许感慨或者领悟吧。于是开始准备慢慢写成些文字,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总结,无论谁恰巧碰到这段文字,并且可以让你嫣然一笑或者心中稍有认同,我也确实很高兴。
       记得刚刚到公司报道的当天下午,就直接去一个名气很大的医院现场开发。
        其实我真的没有想到 ,这个项目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是那么的巨大(当然,之所以称之为巨大,那也是多年之后才看到的)。
        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实际上有些疯狂,我工作没有多久就让我独自承担了该院医疗信息系统(HIS)的药房和药库处理子系统。于是我在第一录入模块上整整搞了一个星期,并郁闷了一个星期。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非常想完成一个非常完美的模块,一个用最优方法实现的录入模块,同样一个业务逻辑也非常完美的录入模块。那时我没有想:我要做到整个大系统中最好的,我只是需要做一个和“标准答案”一样的。我是多么希望拿到一本象以前老师备课时使用的×××封面的《教参》样的书,那里有答案,有标准答案,有只要你和它回答的内容相同,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大的红颜色对号的标准答案(虽然那时艾佛森还没有进入NBA -:))。
        后来呢,我其实并没有找到“标准答案”,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实现一个模块。而是在时间确实已经不允许的情况下,我完成了这个模块。于是我很忐忑的想着被同事或者用户质询实现,质询标准。但是没有人再为我主动“打分”了,而程序上也不再可能有谁再给我画上一个大大的红勾或是红叉了。因为从步入职场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没有一个确实可以依靠的“标准答案”了。我们需要自己去解决,自己去实现,然后呢,再自己去总结,总结自己先前做的答案哪里还不错,哪里需要改进和提升。
        而这之后,在程序的开发中我开始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设计,堆积必要的常用方法和类。当然,还要不断借鉴别人的代码和设计上的长处。毕竟那时自己还是个green hand。透漏一个小TIPS:作为新人,多向你周边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同事表示出你的尊重,多献殷勤是非常必要和有实际作用的。你可以更多的学到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多得到些提升自己的机会。人吗,都一样,就像你大可不必为公司中的裙带关系而愤愤不平,其实全世界的公司有这样,并不一定是中国公司。当然,在我们说感谢的时候如果没有说感谢国家,估计鬼子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这里我要赶紧感谢国家,感谢51CTO公司,感谢51CTO的编辑们,感谢看了这短短文字的人们。

      下期题目:
      职场中的那点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