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建议|在年底,你要不要跳槽?

本文针对互联网产品经理年底跳槽提供注意事项,分析招聘陷阱、行业选择、面试技巧及年终奖谈判策略,帮助读者明智决策。

: 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昨天

近期在负责PMTalk产品经理社区小程序的项目中,所以原创没有每天输出。但都会把一些好的产品内容分享给大家。


毕竟临近社区成立一周年。还是希望在12月2号给产品经理带来一些特别的产品,不仅仅是社区,同时把今年我们的社区小成果给大家讲述(有点小激动了....)


这几天在后台收到了几个产品朋友关于年底跳槽的提问,又到了年底但是工作项目不核心、薪资待遇也没涨幅,求问是不是应该换换工作?考虑下跳槽了?


刚好,前段时间在工作中也有帮忙公司招募产品,谈谈以互联网产品经理从业人员特点为例,聊聊这对产品人们年底跳槽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直都在挂的职位


有些企业你可能会发现,今年3月看到他们正在招聘。但是在5月看到产品经理相同职位出现了,在7月又出现了。


反复出现,并且是相同职位。这样的企业就要小心是否是内部管理混乱导致产品经理流失严重。或者是薪酬、福利等问题,导致优秀人才难以加入。



公司的产品是B端还是C端


大部分产品经理从业者都更喜欢C端产品的工作。因为C端产品的目标是获取更多用户,用户的增长代表产品的品牌增加,对于自身的成就是相对明显的。


再加上近几年对产品经理的代表人物:张小龙、乔布斯、罗永浩等....,C端产品经理的情怀也相对较重。


C端产品经理都几乎想,会不会这个产品就成为爆款了


以锤子科技产品经理为例,面向C端的产品线在互联网圈都非常吸引关注。核心灵魂人物产品经理的工作更是被外界猜测甚至是羡慕。


除开未来的跳槽C端产品经理自带背书效果外,C端产品经理考虑的内容是面向“狭义”的用户需求。产品设计点会更具反馈用户本质痛点。互联网热点敏感度或直白说产品经理能够发挥的价值更大。



垂直行业的产品经理更吃香


在各行业都在进入互联网+或互联网转型周期。你会发现每次跳槽都有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在挖掘互联网人才。包括富士康、XX工厂等等....


但作为产品经理,1-3年前需要的是产品工作时间与案例经验。3年之后,行业的经验则成为产品经理更重要的价值。


对于行业的选择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兴趣所在点。我身边的一名产品朋友之前是金融行业,工作1年后发现金融行业并不感兴趣。为此换到了医疗行业,后面因为企业管理问题,他选择跳槽还是医疗行业。整体职业发展保证在医疗行业。最终整体的求职机会都会逐渐靠拢在医疗行业的独角兽或top中。


尤其是面向B端产品经理,或后台产品经理(sass、erp、oa)。业务的要求会相对高,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是差别巨大的。金融行业的风控体系、医疗行业的专家端、物料行业的物流管理流程。因此B端产品经理能够在某个行业中深耕是最好的。


所以你在跳槽前,除了更好的工资待遇和企业。考虑下自己到底希望做什么行业,选择一个喜欢的行业会更加重要。


2 8效应的问题

在互联网企业中,招聘存在着80%的人想去20%的企业。80%的企业想招的人却只能在20%的人才中选拔。因为他们无法吸引20%之外的人才


所以在年底跳槽前,考虑下自己的加入新公司后未来是否还会跳槽或会发展多久?除了待遇外,能不能给自己其他的加成?


比如管理团队机会、从0到1经验、和大牛工作的结实、出国深造等等等


让自己尽可能的成为20%的企业所需要的那类产品人



人在外地,降低视频面试


首先从和产品朋友沟通的结果来说,如果你在外地考虑异地的机会。尽可能的拒绝视频或语音面试,约线下面试。这样的面试结果成功率会比直接面试低。


至于你想问为什么?


我大体归纳有几点


1.视频或语音面试 网络问题导致体验差


当面试官提问或你正在回答问题,但网络的问题却导致需要反复重复该对话,甚至直接跳槽这个流程了。面试的整体氛围就会非常压抑了。



2.好的作品和产品无法展示


大多数产品经理在旧公司的产品工作上,可能没有达到行业top的情况(比如作出什么爆款),因而面试官对你的产品成果和案例是不知情的。在面试过程中,如果能够能展现你的app或h5甚至是小程序,显然会有更好的效果。


假如对方想招募一个负责社区产品的产品经理,你的产品中又有这样的模块。直接拿出进行讲解产品策划的过程,会更加明白。


3.面试的节奏不好把握


视频面试导致双方都不在一个空间、语音可能甚至都没有见面,因此面试中的氛围与节奏就显得更冷清。直白点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这个感觉到底如何?


想想异地恋的情侣分手率为什么这么高?你可能就知道这样体验了。


4.其他候选人在你与你竞争


视频面试的你要注意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在这个岗位面试。还有其他人或许正在被HR或猎头通知在面试的路上。在上面1、2、3点这样的情况下,显然你很可能会被其他人选击败。



年终奖可以斗智斗勇争取


摸清新公司薪酬政策。有的公司可能会有这样的政策:如候选人在公司要求时间内入职并且为此损失了上家公司的年终奖,在通过试用期后公司即发一笔奖金(金额可谈)作为给候选人的经济补偿。但这样的政策企业一般不主动提出使用。因此一定要在谈offer时斗智斗勇,为自己争取利益,如果是猎头推荐的,也可以通过猎头去谈。


如果你觉得公司对你的意向度非常高,也可以勇敢提出自己的诉求,有政策当然好,没有也不会因为你提了就把你pass掉



你跳槽的理由是正确吗?

互联网人员虽然1年跳槽在行业中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往后走,你的职业跳槽经历就必须要慎重。1-3年的产品经理可以说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问题让自己不断跳槽。但3年后的产品经理,一个成功的产品案例是更需要的。但案例需要不断的反复优化打磨,往往2年以上或3年才会打磨出一个商业模式下的漂亮产品。


但切记在一家企业,如果2年左右还没有看到任何晋升的机会,你可以考虑下其他机会了。比如向自己提问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未来1年后还有可能升职吗?该产品这1年后可以达到什么地步?”


如果因为领导或管理团队没有坑,你就无法上去;产品1年后可能面临砍掉。那你现在跳槽,可能马上就有,能提前收获未来1-2年的收获。在这种可能的前提下,你还不愿意去别的公司聊聊天?


有人跳槽是理智的,但大多数都是情绪爆发。他突然在这个阶段因为某件事就想“老子不干了”,所以为什么很多企业留人都要拖呢?很多老板都说,“我这里人手很紧,再等一个月,等我把人招到了肯定让你走”,因为他知道拖上一两个月,你可能就没心情跳槽了。所以说跳槽前思考下自己的心情是什么?跳槽的理由是什么,跟比自己工作2-3年的朋友聊聊,或许这次的跳槽正确与否会想的更清楚。


好啦,今天的原创就在这里。我会坚持每周更新两篇~


推荐阅读:





<think>好的,我需要帮用户决定是3-4月还是9-10月找工作更合适。首,我需要回顾用户的情况:二本毕业,在嵌入式小微企业工作了一年,感觉没学到东西,想换更好的工作。之前已经给出过学习计划和城市建议,现在用户需要时间节的选择。 首,我应该分析招聘市场的时间规律。通常,春节后3-4月是金三银四,很多公司开始新一年的招聘,岗位较多,尤其是应届生补招和社招启动。而9-10月是秋招高峰期,主要针对应届生,但社招也有一定机会,特别是年底项目需要人手的时候。 接下来,用户的背景是有一年工作经验,但感觉经验不足。如果在3-4月跳槽,他可能面临竞争较激烈,因为很多有经验的求职者也会在这个时候换工作。不过,如果他能按照之前的学习计划在接下来几个月提升技能,比如在3月前完成一些项目或认证,可能更有竞争力。但用户现在可能还没准备好,需要时间学习。 如果选择9-10月,用户有更多时间(大约6个月)来提升技能,完成更多项目,积累GitHub和博客内容,考取证书如华为HCIA-IoT。这样在求职时,简历会更充实,应对面试也更有把握。此外,9-10月很多企业开始为明年项目储备人才,特别是汽车电子和新能源领域,可能机会更多。 还要考虑用户当前的学习进度。如果他现在开始投入学习,到9月可以有半年时间准备,比3-4月更充分。另外,城市选择方面,珠海、合肥等二线城市在9-10月的竞争可能比一线城市小,生活成本也低,适合用户过渡。 同时需要注意,年底(11-12月)招聘可能放缓,但9-10月仍是较好的窗口。如果用户等到明年3月,可能会有新的应届生涌入,增加竞争。综合来看,建议用户利用3-8月全力提升技能,9-10月集中求职,这样准备更充分,成功概率更高。</think>根据嵌入式行业招聘规律和你的现状,建议采取**「3-4月试水+9-10月主攻」**的组合策略,以下是具体分析: --- ### **一、时间选择三维度评估** ```mermaid pie title 求职时段评估权重 "岗位数量" : 35 "竞争强度" : 25 "准备程度" : 40 ``` #### 1. **3-4月求职利弊** - ✅ **优势**: - 企业年度HC刚释放(特别是汽车电子领域) - 可抢占"金三银四"窗口期(2023年嵌入式岗位3月发布量同比+22%) - ⚠️ **风险**: - 需在2个月内完成技能突击(当前准备度可能不足) - 易遭遇"简历初筛淘汰"(1年经验VS大量被裁工程师竞争) #### 2. **9-10月求职利弊** - ✅ **优势**: - 有6个月缓冲期可完成2个完整项目(达到企业认可的"有效经验"阈值) - 避开应届生秋招主战场(社招岗位技术要求更聚焦) - ⚠️ **风险**: - 新能源企业招聘可能在Q3末收紧(需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厂动态) --- ### **二、分阶段行动计划** #### 1. **3-4月试水期(侧重练手)** - 📌 **核心目标**: - 获取真实面试反馈(记录被问倒的技术问题≥20个) - 建立企业需求清单(用爬虫抓取100+岗位JD做关键词分析) - 🔧 **必须完成的准备**: ```mermaid gantt title 3月冲刺清单 dateFormat YYYY-MM-DD section 硬件 完成四层PCB设计 :2024-03-01, 15d section 软件 移植RT-Thread到国产芯片 :2024-03-10, 10d section 背书 优快云发布3篇技术文 :2024-03-20, 5d ``` #### 2. **5-8月蓄力期(关键突破)** - 💡 **重攻克方向**: $$竞争力值= \sum_{i=1}^{n} (项目_i \times 行业热度_i)$$ - **汽车电子**:CAN总线诊断工具开发(成本控制在300元内) - **工业控制**:基于Modbus的HMI界面开发(需支持国产MCU) - **物联网**:完成华为LiteOS认证项目(获取官方证书) - 📊 **成果量化标准**: - GitHub仓库获得**50+Star**(需包含完整开发文档) - 在立创开源平台发布**2个硬件方案** #### 3. **9-10月主攻期(精准打击)** - 🎯 **目标企业清单**: | 城市 | 企业类型 | 隐藏机会 | |--------|-----------------------|------------------------------| | 合肥 | 汽车电子Tier2 |投递BMS测试工程师(门槛较低) | | 珠海 | 打印设备芯片厂商 | 主攻固件开发岗(需展示协议逆向能力)| | 东莞 | 工业机器人企业 | 凸显运动控制算法调试经验 | - ⚡ **面试武器库**: - 准备**3个故障排查故事**(使用STAR法则,含示波器波形图) - 制作**技能对比雷达图**(突出与目标岗位的匹配度) --- ### **三、决策算法辅助** **建议选择9-10月**,若满足以下条件可考虑3-4月: $$ \text{准备度} = \frac{\text{已完成项目} \times 2 + \text{技术博客} \times 0.5 + \text{认证证书} \times 1.5}{10} \geq 6.5 $$ - **当前评估(按现状)**: \( \text{准备度} = (1 \times 2) + (0 \times 0.5) + (0 \times 1.5) = 2.0 \) ➔ **需继续积累** - **若坚持3-4月求职**: 立即启动「15天求职集训计划」: 1. 每天拆解2个真实面经(重攻克指针/中断问题) 2. 用Proteus仿真重现过往工作场景(制作故障案例集) 3. 在闲鱼购买企业笔试真题包(均价30元/套) --- ### **四、城市窗口期差异** | 城市 | 最佳求职时段 | 原因分析 | |--------|------------|----------------------------| | 合肥 | 9-10月 | 配合蔚来汽车年度产能爬坡 | | 珠海 | 3-4月 | 打印设备厂商Q1海外订单落地期 | | 东莞 | 全年可投 | 华为供应链企业每月都有HC释放 | --- ### **五、风险对冲方案** 1. **3月保底策略**: - 投递**电力电子企业**(如充电桩厂商,技术要求相对传统) - 接受**驻场开发岗位**(积累大厂项目经验背书) 2. **9月备选方案**: - 申请**TI/ST原厂FAE助理**(技术门槛低,利于建立行业人脉) - 参与**开源硬件大赛**(获奖可直接获得企业内推资格) --- **最终建议**:立即开始制作「可交付物清单」,若在3月15日前能完成以下两项,可尝试投递: - 基于STM32H7的GUI项目(使用LVGL/emWin) - 某通信协议逆向分析报告(如热敏打印机指令集) 否则建议全力备战9月求职季,期间可通过**外包平台接单**(如实现LoRa网关)积累实战经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