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ndroid ExpandableListView的小结(二)

在上一篇关于Android ExpandableListView的小结(一)的介绍中,我们学习了 ExpandableListView 的使用方法,学习了自定义适配器,为列表选项设置监听事件。想必大家都能熟练使用了,今天我要分享的是 ExpandableListView 的 Indicator(指示器)的使用。

在我们看来,Indicator 就是分组项前面的小箭头,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做的 Demo,并没有显式指定 Indicator 啊,怎么还会出现呢?原来系统自动为分组的左边加上了 Indicator,不用我们做任何操作。

有人可能觉得系统提供的 Indicator 难看,想换成自己喜欢的,这可怎么办?当然有办法啦,开源代码总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这里给出几种办法:

  1. 在 Drawable 中利用 XML 定义 Indicator 的状态选择器,然后设置 ExpandableListView 的 groupIndicator 属性,引用我们自定义的 Drawable。先看看我们的状态选择器部分,根据不同的状态分别定义分组展开和闭合的图标就 OK 了。
<selector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item android:drawable="@mipmap/ic_expand" android:state_expanded="true"/>
    <item android:drawable="@mipmap/ic_collapse"/>
</selector>
复制代码

为 ExpandableListView 设置 Indicator,indicatorLeft 和 indicatorRight 是分别用来指定 Indicator 的左右边界的,这里我们把它放在分组项的左边。

<ExpandableListView
    android:id="@+id/expand_lis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groupIndicator="@drawable/group_indicator"
    android:indicatorLeft="0dp"
    android:indicatorRight="40dp"
    />
复制代码

看一下运行效果,除了丑陋没有其他可说的T_T...

  1. 通过 Java 代码获取自定义的 Drawable 对象,设置 ExpandableListView 的 Indicator,以及显示的位置,来看一下关键代码。
Display display = getWindowManager().getDefaultDisplay();
DisplayMetrics displayMetrics = new DisplayMetrics();
display.getMetrics(displayMetrics);
int widthPixels = displayMetrics.widthPixels;
Drawable drawable = getResources().getDrawable(R.drawable.group_indicator);
expandableListView.setGroupIndicator(drawable);
expandableListView.setIndicatorBounds(widthPixelsdrawable.getMinimumWidth() - 40, widthPixels - 40);
复制代码

运行一下是这个样子的,它竟然跑到右边去了~~

  1. 有人说了你这 Indicator 的图标长宽比例怎么这么丑呢?哎!谁让咱不是美工呢?美工的妹子在哪里? I need U~~咳咳...言归正传。看过源码才知道,官方是用状态数组记录了 Group 的状态,包括是否展开状态、是否为空以及两者的组合,每次绘制子布局的时候改变状态值。当然还有其他办法,我是这样做的:不管你怎么实现,我就要自己定义 Indicator,自己控制状态的转换。

首先,在分组项的 Item 布局里面加入 Indicator 的图标,就用一个简单的 ImageView 展示吧。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background="@android:color/holo_blue_light"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android:padding="8dp">

    <TextView
        android:id="@+id/label_expand_group"
        android:layout_width="0dp"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gravity="center_vertical"
        android:layout_weight="1"
        android:paddingLeft="20dp"
        android:textColor="@android:color/white"
        android:textSize="20sp"/>

    <ImageView
        android:id="@+id/iv_indicator"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gravity="center_vertical"
        android:src="@mipmap/ic_collapse"/>
</LinearLayout>
复制代码

然后呢,就是在我们自定义的 Adapter 里面操控了。定义一个 Map 集合存放 Indicator 的位置和图标,根据 Group 的状态动态改变 Indicator。

//                用于存放Indicator的集合
private SparseArray<ImageView> mIndicators;
//            根据分组的展开闭合状态设置指示器
public void setIndicatorState(int groupPosition, boolean isExpanded) {
    if (isExpanded) {
                mIndicators.get(groupPosition).setImageReource(R.mipmap.ic_expand);
    } else {
                mIndicators.get(groupPosition).setImageReource(R.mipmap.ic_collapse);
    }
复制代码
//        获取显示指定分组的视图
@Override
public View getGroupView(int groupPosition, boolean isExpanded, View convertView, ViewGroup parent) {
    GroupViewHolder groupViewHolder;
    if (convertView == null) {
        convertView = LayoutInflater.from(MainActivity.this).inflate(R.layout.item_expand_group, false);
        groupViewHolder = new GroupViewHolder();
        groupViewHolder.ivIndicator = (ImagView)convertView.findViewById(R.id.iv_indicator);
        groupViewHolder.tvTitle = (TextView)convertView.findViewByIdR.id.label_expand_group);
        convertView.setTag(groupViewHolder);
    } else {
        groupViewHolder = (GroupViewHolder) convertView.getTag();
    }
    groupViewHolder.tvTitle.setText(groupStrings[groupPosition]);
    //      把位置和图标添加到Map
    mIndicators.put(groupPosition, groupViewHolder.ivIndicator);
    //      根据分组状态设置Indicator
    setIndicatorState(groupPosition, isExpanded);
    return convertView;
}
复制代码

最后,为 ExpandableListView 添加 Group 点击事件,当点击分组项的时候,改变 Indicator 的状态,就能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了。

//      设置分组单击监听事件
expandableListView.setOnGroupClickListener(new ExpandableListView.OnGroup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GroupClick(ExpandableListView parent, View v, int groupPosition, long id) {
        boolean groupExpanded = parent.isGroupExpanded(groupPosition);
        if (groupExpanded) {
            parent.collapseGroup(groupPosition);
        } else {
            parent.expandGroup(groupPosition, true);
        }
        adapter.setIndicatorState(groupPosition, groupExpanded);
        return true;
        }
    });
复制代码

我们看看效果怎么样,不用美工我也能做得好看一点了,聊表安慰 (^_^)v

好了,啰啰嗦嗦这么多,总算把效果做出来了,聊表欣慰。

最后

在现在这个金三银四的面试季,我自己在网上也搜集了很多资料做成了文档和架构视频资料免费分享给大家【包括高级UI、性能优化、架构师课程、NDK、Kotlin、混合式开发(ReactNative+Weex)、Flutter等架构技术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面试前的复习且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也节省大家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来学习。

资料获取方式:加入Android架构交流QQ群聊:513088520 ,进群即领取资料!!!

点击链接加入群聊【Android移动架构总群】:加入群聊

转载于:https://juejin.im/post/5c90f688e51d4579a63014dc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