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X同学面临一个关于暑期实习的选择:
A公司
不知名、规模小,他应聘的市场部只有3个人,但做的工作感兴趣。总监在面试时说,会像带正式员工一样亲自带他,但是“我们的要求也会更高”、“handle几个项目时要两头跑,挺辛苦”。
B公司
知名奢侈品公司,是他愿意考虑以后工作的行业,但岗位是完全不了解的财务部,不限制专业,已经确定不会有留用机会,听说加班还是有的,但是工作内容不难。
X同学考虑:毕竟这是秋招前最后一个实习机会,需要这份实习能帮他找到差不多的工作。
思来想去,A公司现在不确定未来就选这一行;B公司毕竟比较知名,做了放到简历上应该不会减分吧。所以去了B公司。
工作1个月,发现大多数时间在处理单据,他觉得很单调提不起兴趣,感觉自己好像选错了,以后确定不做财务,但现在就走不划算,怎么办?
先看一下这份实习的岗位描述:
奢侈品集团招聘财务实习生
主要support一些日常财务工作,
有时需要出门跑腿什么的,
公司同事都非常nice的。
专业不限,要求仔细认真有责任心,
实习工资每天120元,
Requirements:
Can work at least 3 days a week for 3 months;
Positive attitude & fast learning ability, detail oriented;
Good command of MS Offic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is position, please send your Resume with the title‘name-school-major-X days/week’to 123456@gmail.com
这个实习是做什么的?
日常的财务工作支持,大概率会接触比较多的票单、表格、发票、合同等。
早期比较容易因为高大上的工作环境,各种人性化的小细节,国际范儿的同事们而不断带来新鲜感。
但大约一个多月后,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
1.没什么技术难度
2.每天做的东西差不多
三个疑惑会缓缓升腾:
我这个实习是不是在打杂呢?
打杂的实习以后找工作有用吗?
打杂的实习还要再继续做下去吗?
当然疑问和实际行动还是有落差的,毕竟在这个时间点,换实习也不是找了就有这么简单。
此时应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我们有三个建议:
1. 先别着急离职,可以用一个很短的时间,通过这份实习了解到工作还有哪些,这样也能给下一步有个大致方向;
2. 尽管没有离职,但是日常看到的其他实习机会应时刻保持关注,可以主要搜集这三类:觉得好但不一定想去、觉得好可以去、太喜欢了非常想去;
3. 然后在1当中发现感兴趣的方向,2当中又有类似机会的话,就立即改一下简历投递申请,到时候有明确满意的机会,再打算要不要离职也来得及。
第一条如何做到呢?
1. 财务部的工作尽管看上去是日复一日的开票,但是比较有意思的点是,能看到反应公司经营或者运营真实情况的数字。
之前没有财经知识的同学这时比较吃亏,不是因为上手慢,而是手上拿到的东西看不出后面的门道。
举个例子:
LVMH集团2017上半财年主要业绩数据
结合一些财务中的营业数据更能理解为扭转巴黎袭击后的惨淡局势,集团采取的动作和效果如何。

比如:
▲如果接触的是门店的零售数据,那么可以了解到外界公司的战略方向,财务计划影响如何,不同的门店有什么不同区别,不同的区域有哪些分布特征,这样以后去别的快消或零售的工作,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去理解对方的业务。

能不能发现哪个品类增长缓慢?能不能去联想下平时门店货单这一品类的具体情况?
▲如果接触的是内部人员的报销,那么可以了解到不同部门的typical day有什么区别:
哪些部门经常来回跑?
哪些部门经常要去外地出差?
哪些部门经常要请客户吃饭?
不同部门对接的合作商有哪些种类?
这样对于本来不了解工作有哪些的同学,就可以拼凑出一个其他岗位的工作场景,哪些喜欢哪些讨厌,哪些很难但特别想去试试,就会有一些感觉。
▲如果接触的是上游供应商的信息,就更有趣了。你会了解到以前只知道的一个行业,延伸相关的行业有哪些。
毕竟很多的职场人,在五到十年寻求职业转型时,要么考虑甲方乙方互跳,或者在行业上下游找机会,这样有助于帮助你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空间(或者官方点的面试词语常说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感受。
2. 另外类似财务、人事、行政、供应链这一类有信息传输职能的部门,尤其是大公司,很多工作流程是在公司内部办公软件或者系统上完成的。
有了这个系统不是只能用于等批复,可以利用它了解整个公司的组织架构,比如一个外企在大中华区分几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下面又是什么部门。

有时一种工作在不同的公司就换一个名字,如果对于架构有判断之后,以后选择的时候就不会拘束于用一个关键词搜出来的那几个公司。
另外也能看到清晰的审批职级,比如什么样子的工作分别逐级要呈报给谁,那么谁就是这个部门的上一级直属领导。
很多同学都想工作几年后向管理转型,但是主管和经理谁职级高都分不清,更别谈如何获取晋升机会了。
选错的实习做多久比较合适?
有时大家尽管发现实习选错了,但是对于提离职感觉特别艰难,尤其是第一次做实习的同学,会觉得给公司添麻烦,更不要提找好下一份实习再离职了。
平时实习解析我们都是建议大家最好不少于3个月,但已经很确定不合适时,我们鼓励大家用最短的时间迅速完成三条建议的内容,这样也是在节约公司的机会成本。
与此同时,真正体现责任感的地方,在于你在职的期间,无论是3天还是一个月,你能不能把手上的工作一条一条总结清楚、整理存档,甚至帮助下一位实习生顺利衔接,而不是一边纠结着一边影响工作效率。
做到上述之后,如果在毕业季求职中,你申请了其他行业或者岗位,也可以说当初是因为什么了解到,因为什么感兴趣,不用全盘否定自己当初因为自己不了解选错实习,让雇主知道你是努力探索,并且有职业精神的一名新人。
每周深度实习解析
重新定义职业选择
关心你个人发展的
Monsters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