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是企业IT应用的最关键系统,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邮件,看不了邮件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目前成熟的邮件系统要数IBM的Notes和微软的Exchange,Notes的使用很有特点,它不光是邮件系统,还能开发出二次应用数据库,打开Notes后看到的是排列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企业管理Notes是通过根据用户ID文件来区分,是跟企业AD活动目录的账户不同的,也就是说Notes验证用户身份是通过ID文件来审核,ID文件集成用户的密码、有效期、唯一身份等信息,安全性很高。但是Notes维护起来比较复杂,由于它使用独立一套邮件通讯录,用户信息修改比较麻烦,各Site都有自己本地的邮件通讯录数据库,如果用到黑莓的话,还要从本地邮件服务器跟黑莓服务器双向复制,那么对应用数据库的访问是一个麻烦的问题,不光是访问权限的添加,而且还涉及到路由,影响到访问速度。虽然,Notes的解决办法是不断加存储空间,复制多个副本来去满足需要,实际上Notes这种文档数据库的结构决定其是分布式邮件系统,无法承载更多的用户和访问量,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维护成本和风险,一旦用户量达到一定级别的话,Notes很难用群集去保障。
Exchange也是在不断的发展提升,从Exchange2003到2007,再到2010,我们会发现其改进是很明显的,路由组的取消,使用边缘服务器,通过AD的桥头堡服务器区判断路由,再到2台服务器应用DAG方式,Exchange2010带给我们的是群集加存储,还有电子归档等,如今开始新的数据中心服务,即云电邮服务,微软可以使用数据中心来为企业提供电邮服务,用户的邮箱甚至可以到25个GB,这是难以想象的,用户使用Web方式更容易查看自己的邮件和日历、联系人,当然是在保护好个人密码的前提下。基于AD架构扩展的Exchange,维护用户的邮箱信息相对容易一些,使得用户更灵活的应用邮件。另外,企业的VPN用户也能感受到使用Exchange带来的好处,使用Web方式查看邮件不用干等着,以往用VPN拨入,访问邮件的延迟让用户很头疼。
从Notes过渡到Exchange2010,是一个漫长的迁移过程,首先,企业要对用户的Notes邮箱和AD账户进行一一核对,确保用户使用唯一的AD账户,然后将二者绑定。我们要知道,Notes有自己独立的邮件通讯录,我们要让Notes邮件通讯录和Exchange通讯录进行同步,这点很重要,用户不允许有多个账户。具体的同步工作过程是,先把Notes的邮件通讯录导入Exchange通讯录里,然后同时维护两个通讯录,新用户入职后,要在Notes 和AD中都建立相同的信息,这个过程直到Notes正式下线为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用户迁移遇到的问题,用户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的话,Notes是不允许迁移服务器,如果迁移的话,在AD里也要去修改站点。企业的AD如果是多域或是子域的话,那么就要使用到微软域用户迁移工具,账户交割很麻烦,容易丢失SID信息,还要把服务器的邮件都备份清空,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停用原账户,在当地建立带扩展名信息的账户,相互不会冲突。
AD账户是迁移的关键,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网络带宽,Exchange2010使用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并不在本地,用户使用Outlook2010客户端去连接,Outlook2010可以根据AD账户信息去自动配置,这也是使用Exchange的好处之一,我们了解Outlook连接设置中对低速带宽将允许使用HTTP连接,这也意味着Exchange邮件收发会消耗大量的带宽,企业要对站点带宽进行评估。Exchange2010也有Cache模式,相当于Notes的本地邮件数据库,跟服务器去同步,这个同步发包量是很大的,企业还要部署Riverbed去过滤多余的包。试想一下,用户发现Outlook有问题,重新配置新的Profile,那么他所有的邮件都需要再复制到本地一遍,这个数据量是很大的。Exchange2010应用数据中心,使用中心节点,从而让各站点的邮件都能集中存储,当然要求更大的带宽去给邮件路由。
也许还有这样的疑问,用户迁移到Exchange2010后,那么黑莓还能不能继续使用?黑莓需要重新激活到新的服务器,新的服务器对应Exchange2010,我们原来的Notes域信息会被变更到新的,意味着Notes收不到新邮件,但是还能发出邮件。下一篇,我将跟大家讨论,迁移后遇到的问题。
本文转自 zhaiken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zhaiken/68130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