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为什么不作备份?!

本文分享了一个团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数据丢失悲剧,分析了错误操作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提出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数据备份策略。强调了开发环境与运营环境的物理分离,频繁备份数据的重要性,以及从此次事故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一个悲剧

最近在开发一个部门内部的项目,用户都是同事。由于系统只在内部使用,所以开发过程中流程不太规范。

项目刚开始时,由于运营服务器还没有申请到,所以开发服务器和运营服务器在同一台机器上,通过配置Virtual Host

和不同的数据库空间来区分两个环境。

几个月来,一直没有问题。最近,运营服务器和域名申请完毕,但是由于现在的模式并没有多大不妥,而且最近需求催

得比较紧,所以就没有将运营环境与开发环境分离。数据备份也不频繁,最近一次数据备份是2个月前的。

昨天,悲剧发生了 … 有位同事误操作,将一个比较靠近根目录的目录删除了!项目的开发环境,运营环境,运营数据全部都在这个目录下。

结果很严重

  1. 开发,运营环境必须重新搭建,估计至少需要花费2人天完成;
  2. 运营数据全部丢失,无法挽回,严重的伤害了系统的用户感情 悲伤

事情竟然已经发生了,抱怨也没有用,而且这种事情也无法避免,误操作这种事情,你我都有可能犯,“rm”一个密令就行了。所以,心态要好点。这类事情也是项目开发中的风险,需要考虑在内。

经验总结

  1. 开发环境与运营环境物理分离。最好不要在同一台机器上,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不要在同一个目录或盘符下。这样即使上述类似事情发生,也不会导致两个环境同时丢失,一定程度上的规避了风险。需求再紧,也要分离环境, 不要以“需求紧”作为接口,“需求”永远做不完。
  2. 运营数据需要频繁备份。这次事故丢失了几个月积累的运营数据,而且昨天早上刚将新特性发布,用户刚刚输入了一些新的运营数据,但是顷刻间全部丢失,真不知道如何向他们交代。极大的伤害了用户的感情,本人表示很内疚。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开发项目时,一定要频繁备份数据。

备份策略

经过这次教训后,目前采取了如下策略备份数据:

  1. 工作时间(9点~22点),每小时备份一次,文件按备份时间点的格式归档
  2. 将数据库dump文件远程发送到特定的数据备份服务器
  3. 定期删除多余文件,保留最近一个月的数据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ourneli/archive/2012/07/11/2586967.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