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rometheus监控bind9的DNS服务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编译bind_exporter并配置systemd服务,实现对BIND DNS服务器的Prometheus监控。涵盖配置文件、启动服务、Prometheus job设置及验证监控状态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首先编译bind_exporter,编译方式参见bind_exporter
  • 创建一个systemd配置文件来运行bind_exporter
vi /etc/systemd/system/bind_exporter.service

内容如下,注意此处的用户和组使用与named程序相同的用户和组“named”。--web.listen-address为对外暴露的metric地址和端口,Prometheus从此处抓取bind_exporter的metrics;--bind.stats-url为本地bind服务绑定的地址和IP

[Unit]
Description=bind_exporter
Documentation=https://github.com/digitalocean/bind_exporter
Wants=network-online.target
After=network-online.target

[Service]
Type=simple
User=named
Group=named
ExecReload=/bin/kill -HUP $MAINPID
ExecStart=/opt/bind_exporter/bind_exporter \
  --bind.pid-file=/var/run/named/named.pid \
  --bind.timeout=20s \
  --web.listen-address=0.0.0.0:9119 \
  --web.telemetry-path=/metrics \
  --bind.stats-url=http://localhost:53/ \
  --bind.stats-groups=server,view,tasks

SyslogIdentifier=bind_exporter
Restart=alway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加载并启动bind_export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restart bind_exporter.service
  • 在/etc/named.conf中添加如下内容,注意“statistics-channels”是与“options”并列的,而不是位于“options”内部
statistics-channels {
  inet 127.0.0.1 port 53 allow { 127.0.0.1; };
};

重新启动named

service named restart
  • 在Prometheus的yml文件中添加如下job,重新启动Prometheus即可
  - job_name: dns-master
    static_configs:
      - targets: ['10.85.6.66:9119']
        labels:
          alias: dns-master

在Prometheus的targets中可以看到新加的内容

可以通过“curl http://10.85.6.66:9119/metrics”来获取bind_exporter支持的metrics以及方法,最常用的方法为“bind_up”,用于查看一个bind服务是否启动,值1表示启动成功

 

参考:

https://grafana.com/dashboards/1666

https://computingforgeeks.com/how-to-monitor-bind-dns-server-with-prometheus-and-grafana/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arlieroro/p/11013428.html

在 CoreDNSBind DNS 对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协议兼容性、数据同步机制、配置文件的差异以及服务稳定性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1. 协议兼容性问题 CoreDNS 支持多种 DNS 扩展协议,例如 DNS over TLS(DoT)、DNS over HTTP/2(DoH)和 DNS over gRPC[^1],而 Bind 主要依赖于传统的 UDP/TCP DNS 协议。当两者进行对接时,如果启用了这些扩展功能,可能导致 Bind 无法正确解析请求。 **解决方案:** - 在 CoreDNS 配置中禁用非必要扩展协议,确保仅使用标准 DNS 协议通信。 - 如果需要使用 DoT 或 DoH,应在 Bind 端启用相应模块支持,如 `dns-over-tls` 模块。 #### 2. 区域传输(Zone Transfer)失败 Bind 使用 AXFR 或 IXFR 实现区域数据同步,而 CoreDNS 默认并不支持区域传输功能。如果试图从 Bind 同步数据到 CoreDNS,可能会导致区域传输失败。 **解决方案:** - 在 CoreDNS 中启用 `forward` 插件将请求转发至 Bind 服务器,实现间接区域同步。 - 若需双向同步,可借助外部工具或脚本定期更新 CoreDNS 的 Zone 文件,并通过 `file` 插件加载。 ```corefile .:53 { forward . 10.0.0.10 # 将请求转发到 Bind DNS 服务器 cache 30 } ``` #### 3. 配置语法不一致 CoreDNS 使用 Caddyfile 格式的配置文件,而 Bind 使用 `named.conf` 及其关联的 zone 文件。两者的配置语法存在显著差异,容易导致迁移或集成过程中出现错误。 **解决方案:** - 使用转换工具将 Bind 的配置文件转换为 CoreDNS 的 Corefile 格式。 - 手动调整配置时,应参考 CoreDNS 的插件文档,尤其是 `forward`, `proxy`, 和 `file` 插件的使用方式。 #### 4. 权限与安全策略冲突 CoreDNS 默认以非 root 用户运行,而 Bind 通常以 `named` 用户运行。两者在权限设置上可能存在冲突,尤其是在访问某些系统资源(如网络端口 53)时。 **解决方案:** - 调整 SELinux 或 AppArmor 策略,允许 CoreDNS 访问所需资源。 - 若 CoreDNS 需绑定到特权端口(如 53),可通过 `setcap CAP_NET_BIND_SERVICE=+eip /path/to/coredns` 授予权限。 #### 5. 日志与监控集成困难 Bind 提供了丰富的日志选项和统计接口,而 CoreDNS 则通过 `log` 插件输出日志,并支持 Prometheus 监控指标[^1]。两者在日志格式和监控体系上的差异可能导致统一运维难度增加。 **解决方案:** - 在 CoreDNS 中启用 `log` 插件记录详细日志,并通过 syslog 或 Fluentd 统一收集日志。 - 使用 `prometheus` 插件暴露 CoreDNS 指标,并将其接入现有的监控平台(如 Grafana + Prometheus),同时 Bind 也可通过 `bind_exporter` 提供指标[^1]。 ```corefile .:53 { log prometheus :9153 forward . 10.0.0.10 } ``` #### 6. DNS 缓存一致性问题 CoreDNS 默认具有缓存功能(通过 `cache` 插件),而 Bind 也可能启用缓存。两者之间若未正确配置 TTL 和刷新时间,可能导致缓存不一致。 **解决方案:** - 明确区分主从角色,确保缓存层级清晰。 - 合理设置 `cache` 插件中的 TTL 时间,避免过长的缓存周期影响数据新鲜度。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